青海省

更新时间:2024-11-02 17:14

青海省(英文名:Qinghai province),简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位于中国西部、青藏高原的东北部,下辖2个地级市、6个自治州,总面积722300平方千米,省会是西宁市。2023年年末,青海省常住人口594万人,居住着汉族、藏族、回族、蒙古族等民族,常用语言为汉语、藏语、蒙古语、撒拉语等。

名称衍变

青海省因境内有中国国内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而得名。青海古称西海、鲜水海、卑禾羌海,藏语称错温波,蒙古语称库库诺尔,均意为青色的湖。西汉时期,青海地区被称作西海,这个名字是先零海的简称。先零是羌族的一个分支,他们长期定居在青海湖的岸边,因此得名先零羌。西海的称呼实际上源自这个羌族部落的名称。西汉末期,先零海也被称作鲜海,其中“鲜”字是对“先”字的羌语发音的音译。随着时间的推移,先零羌族人迁移到了其他地区,而卑禾羌族开始在青海湖周边地区定居。因此,西海也曾被命名为“卑禾羌海”,以反映卑禾羌族在该地区的居住情况。

王莽统治时期,中原王朝的疆域图上已经标有东海、南海和北海,但缺少一个西海。王莽便在青海湖附近的三角城建立西海郡。由此,原本作为部族名称的“西海”逐渐转变为一个表示地理位置的名称,用以指代该地区的西部海域。北魏时期,中国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写道:“卑禾羌海世谓之青海。”青海之名由此开始。北魏以后,历朝历代都称青海,未再改变。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早在数万年以前,古人类就在青海繁衍生息。远古时代,羌人的祖先三苗就从江汉间流徒至青海,逐水草而居,以狩猎游牧为主。殷商以前,青海被称为“三危地”。夏代,生活在河湟地区的居民称为西羌,仍以畜牧业为主,农业开始使用牛、马耕作。西周时代,当地居民已经掌握了制作戈、刀镞等青铜武器的技术,并且在农业和牧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从夏、商到周朝,青海一直是雍州的一部分。在这个时期,羌族与匈奴和华夏民族的交流日益频繁,特别是那些居住在接近中原地区的羌人,他们逐步与华夏族群融合,并形成了汉族的一部分。

战国时期,中原文化的深远影响促使河湟地区的羌族从原本的狩猎和畜牧生活方式转变为农业生产。随着农牧业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周边部族开始归附。在这一背景下,羌族社会开始实行首领职位的世袭制度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

秦代,青海地区享有相对的稳定,这为羌族人口的增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当时的贸易主要基于以物易物的方式,其中牛在以物易物贸易中作用突出。随着铜冶炼技术的引入,当地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得到了明显改进,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

西汉时期,青海部分地区属金城郡管辖,分设浩亹、破羌、安夷、临羌等县,管理区域也仅局限于湟水谷地,黄河流域管辖地域有限。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西汉骠骑将军霍去病带兵驱逐匈奴,收复河西走廊,恢复了中西的交通路线。随后,汉朝的势力扩展至湟水流域,并在此地建立了包括障、塞、亭、燧在内的一系列军事防御设施。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西汉将军李息、郎中令徐自为率军进入湟水流域,同年设护羌校尉管理今甘肃、青海地区羌人。大约在此期间,西汉在今西宁设置了西平亭。西平亭既是军事防御体系和邮传系统,还具有一级地方基层政权的性质。西平亭的设立,标志着今西宁正式纳入了西汉的版图,纳入了西汉的军事防卫体系和行政管辖范围。

汉宣帝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后将军赵充国平定了羌族的边境纷争,实施了屯田制度,并建立了七个县。随着大量汉族人民从中原地区迁移到此进行农垦,汉族与羌族开始混居,这进一步推动了河湟地区的农业发展。西汉末期,王莽在现今海晏县的三角城设立了西海郡,并任命了太守,下辖五个县。这标志着青海东部地区正式被纳入中原封建王朝的郡县制度之中。

建武九年(公元33年),东汉再次置羌护校尉,以加强对青海东部地区的统治。建安十年(公元205年),东汉从金城郡西部划分出部分地区设立了西平郡,并将郡治设在西都,同时从临羌县东部划分出部分地区设立西都县,郡县的行政中心都位于现今西宁地区。西平郡隶属于琼州刺史部,下辖包括西部(今西宁)、破羌(今乐都老鸦)、安夷(今平安)、临羌(今湟源)四县,其管辖范围大致覆盖了现今青海东部的农业区域,包括湟源、湟中、大通、互助、平安、乐都等六个县市。从那时起,西宁逐渐发展成为湟水流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同时也是该地区的交通枢纽和军事要塞。

三国时期,青海部分地区属魏地凉州管辖,在今青海东部地区设有西平郡,辖湟水流域地区,陇西郡的白土县辖今青海东部黄河以南部分地区,管辖区域向西延伸,触及湟水谷地以外的青海湖盆地,今青海西部和南部的广大地区当时仍属于吐谷浑、党项等的属地。魏文帝黄初三年(公元222年),在原西平亭故城基础上修筑西平城。公元4世纪初,吐谷浑人迁入青海,和当地的汉羌人杂居相处,建立了吐谷浑国,其在青海建立封建割据政权达350多年,开辟丝绸之路南线吐谷浑道,为沟通东西交通作出了贡献。南北朝时,青海先后属北魏、西魏和北周等国,大部分地区由吐谷浑控制。

隋唐至宋元时期

隋朝时期,吐谷浑据有青海一带,兼有鄯善、且末(今新疆若羌、且末附近)等广大地区,经常进扰隋境,影响隋河西走廊的安全。隋大业五年(公元609年),隋炀帝灭吐谷浑,设西海郡和河源郡,控制了青海湖东部和南部广大地区。其中青海地区分属于河源、西海、西平、浇河、枹罕等郡所辖,有湟水、化隆、河津、达化、龙支、宣德、威定、赤水、远化9个县,下辖区域扩展至黄河、湟水全域及柴达木盆地,巴颜喀拉山以南地区仍为党项属地,有苏毗、多弥等国。隋朝末期,吐谷浑人伏允率众回到青海湖周围,居住在边远的羌族,过着游牧生活。

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改西平郡为鄯州,任命刺史以控制青海。6世纪中叶,西藏的吐蕃领松赞干布完成了青藏高原的统治,建都逻些(拉萨),青海为吐蕃所辖。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唐太宗的女儿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联姻,她所带的工匠、艺人和书籍等,这些对青海和西藏的经济与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景云元年(公元710年),唐中宗的女儿金城公主嫁给了吐蕃的弃隶绪赞,进一步促进了唐朝与吐蕃之间的和平关系。双方以此在赤岭(今日月山)立碑纪念,并在赤岭进行了“交马”和“互市”等交流活动,这也使得青海成为了连接拉萨与长安的重要通道,即历史上有名的唐蕃古道。随着时间的推移,唐朝的农业、牧业和手工业技术逐渐传入青海地区。然而,在唐末,吐蕃在青海的统治被结束,导致该地区出现了众多小部落,形成了一种各地纷争的局面。

北宋时期,青唐城(今西宁)作为口角厮口罗政权的中心,对河湟洮岷等地区进行了长达近百年的统治,该政权不仅维持了原有的吐蕃文化特色,还广泛吸收了中原文化,推动了青海东部地区的经济和文化的进一步发展。青唐城因其特殊位置,成为了中原地区通往西域各国的重要通道,吸引了众多东西方商人汇聚于此,使得茶马贸易在此地更加兴旺。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至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期间,北宋政权控制河湟地区,并将鄯州改为西宁州,于是西宁名称开始使用。此外,北宋政权在河湟地区屯田,直到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兵攻入陕西时,北宋才放弃在青海的屯田。

13世纪初,成吉思汗中亚细亚返回,率大军占领西宁州,他在河州(今临夏县)建立了“吐蕃宣慰司都元帅府”,负责管理甘肃、川北和青海等地区的广大牧区,包括湟水流域的多个县,这些地区都归西宁州管辖。在这一时期,青海的游牧部落开始稳定发展和繁衍生息。同时,在成吉思汗的推动下,藏传佛教在青海逐渐盛行起来,并建立了众多寺院。

明清时期

明朝,汉族第三次大批迁入青海。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改西宁州为西宁卫。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后,柴达木西部设安定、阿端、曲先、罕东四卫,安置归附的蒙古人。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在西宁州旧城址基础上建筑新的城垣。茶马互市制度更趋完善,设立茶马司,管理内地茶叶与青海牧区马区的交换事宜。明代西番的社会生活、地方建制与内地趋于一致,青海的农牧业区分已具体化,以土司、千百户管理牧农业生产,每年向王朝官府纳税。青海蒙古族人系明代由新疆迁来,其首领顾实汗,牧于青海湖周围、柴达木盆地及黄河河曲一带。明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冬,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中的贺锦部队攻克了西宁。随后在第二年,这支部队撤离了该地区。

清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清朝政府册封顾始汗为“遵行文义敏慧顾实汗”,正式承认其地方汗国地位,使他在青海、西藏的统治地位合法化。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79年),青海蒙古诸台吉在达什巴图尔率领下,归服清朝,被封以亲王贝勒公爵位。雍正初年(公元1723年),清政府平定蒙古亲王罗卜藏丹津反清事件后,改西宁卫为西宁府,设立钦差“总理青海蒙古番子事务大臣”,管理蒙古族、藏族事务。清朝末年,青海穆斯林群众曾经多次举行反清武装斗争。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原两广总督岑春煊奏请朝廷将青海设为行省以“缮完边国”,但直至中华民国成立初期的北洋政府,青海仍沿用省、道(行政区)、县三级管理体制。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北洋政府任命马麒为西宁总兵官。从此,马氏家族统治青海近四十年。民国三年(1914年),设西宁道。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由国民党出面解决了四川隆庆与玉树25族之争,决定玉树属西宁总兵管辖。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九月二十五日,南京市国民政府新建青海省,治设西宁,将原甘肃省西宁道属的西宁、大通、碾伯、循化、巴燕、湟源、贵德7县及日月山以西的广大牧区划归青海省管辖。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一月,青海正式建省,从西宁县析置互助县,从碾伯县析置民和县。以后又将都兰、玉树理事分别改为县。先后增设同仁、门源、共和、囊谦、同德、称多、兴海、海晏县和祁连设治局,改西宁县为市、析置湟中县。

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十月,青海省设果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不久取消。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批准设立第七行政督察区(今海南同德、果洛部分地区)。民国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青海省辖1市、19县、1设治局。部分牧区仍保持着王公千百户制度;9月5日,西宁解放;9月26日,青海省人民军政委员会宣告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50年1月1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正式组成,以西宁为省会。1953—1954年,政府先后组建了海北藏族自治区、海南藏族自治区、海西蒙藏哈萨克族自治区、黄南藏族自治区、玉树藏族自治区和果洛藏族自治区。1955年7月,各民族自治区改称自治州。1966年至1976年,正值中国“三线”建设时期,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青海省成为了国家重点发展的区域之一,这极大地推动了该地区的城镇发展。在这段时间里,青海省累计完成了2800亿元的建设投资,并建成了数十个大中型项目。为了支持这一建设,国家从上海、山东、黑龙江等地迁移了包括机电、铝制品、服装等各类工厂到青海,吸引了众多人员在青海定居,进一步促进了当地城镇的建设和发展。

1994年底,青海省辖西宁市,海北、黄南、海南、果洛、玉树5个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东地区;45个县级行政单位,其中7个民族自治县,4个市辖区和2个州属市。2011年末,青海省共辖西宁1个地级市,海东1个地区,海西、海南、海北、黄南、果洛、玉树6个自治州,共8个地级政区。2013年,青海省撤销海东地区和乐都县,设立地级海东市,同时撤销玉树县,设立县级玉树市,以原玉树县的行政区域为玉树市的行政区域。截至2024年6月,青海省下辖2个地级市、6个自治州。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青海省位于中国全省东西长1200多千米,南北宽800多千米,总面积72.23万平方千米,占中国总面积的十三分之一,面积排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之后,列中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第四位。青海省北部和东部同甘肃省相接,西北部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邻,南部和西南部与西藏自治区毗连,东南部与四川省接壤,是连接西藏、新疆与内地的纽带。

气候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属于高原大陆性气候。其气候特征是日照时间长、辐射强;冬季漫长、夏季凉爽;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降水量少,地域差异大,东部雨水较多,西部干燥多风,缺氧、寒冷。

青海省年平均气温受地形的影响,其总的分布形式是北高南低。青海省境内各地区年平均气温在-5.1℃~9.0℃之间,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零下17.4℃~零下4.7℃,其中祁连托勒为最冷的地区;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在5.8℃~20.2℃之间,民和为最热的地区。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的祁连山区、青南高原面积占全省面积的2/3以上,较暖的东部湟水、黄河谷地、年平均气温在6℃~9℃。

青海省年降水量总的分布趋势是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境内绝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祁连山区在410~520毫米之间,东南部的久治、班玛一带超过600毫米,其中久治为降水量最大的地区,年平均降水量达到745毫米;柴达木盆地年降水量在17~182毫米之间,盆地西北部少于50毫米,其中冷湖为降水最少的地区。

青海省各地日照时数多在2328~3575小时,年日照时数比相近纬度的中国东部地区多,空间分布与年总辐射量分布基本相似,日照时数由东南向西北递增。柴达木盆地日照时数多在3000小时以上,盆地西部和西北部多于3200小时,冷湖为全省日照时数之首。青海湖周围地区为3000小时左右,祁连山地、青南高原和东部大部分地区在2600~3000小时,互助和湟中两地是低值区,不足2600小时,玉树的杂多、果洛州的东南部在2500小时以下,久治仅2328小时,为青海省年日照时数最少的地区。青海省大部分地区日照时数最多出现在5月,最少月出现在2月和9月,前者是因为天数少,后者由阴雨天气、太阳高度角较低所致。

由于青海省处于西风带的控制下,偏西风就成为省境内盛行风的背景,同时还存在青藏高原冷热源作用形成的高原季风,加之地形的影响,风向复杂、季节变化大、地区差异大。青海省境内青南高原中西部和柴达木盆地大部分地势起伏不大,东西走向山脉与西风方向一致,终年盛行偏西风,但冷湖、德令哈多为偏东风,香日德、都兰多为东南风。6—8月,青南高原东部受副热带高压带影响,多静风或偏东风。青海省内东部地区由于处于高原边缘,加上地形影响,盛行风向复杂多变,如偏东风为主的西宁、湟源、循化、同仁、化隆等河湟谷地;玛多、久治多东北风,大武、班玛多偏北风,达日多西风,东北风也占较大比例;海北州托勒西北风多,刚察以北风为主,祁连多东南风,门源多东风;海南北部的共和以北风为主,南部西北风多,江西沟受青海湖水体和山脉共同影响,以南风为主。

青海省境内多年平均风速在1.0~5.1米每秒,西部大而东部小,北部大而东南部小。风速最大的地区位于柴达木盆地中西部和唐古拉山,多在4.0米每秒以上,其中茫崖为5.1米每秒,五道梁达4.5米每秒;祁连山区到青海湖一带一般在3~4米每秒;东部河湟谷地、青南高原东南部大都在2米每秒以下,年均风速最小的地方是玉树的结古镇,只有1.0米每秒。

青海省东部农业区无霜期为3~5个月,其他地区仅1~2个月,三江源部分地区无绝对无霜期。

地质

青海省位于中国西部各大地质构造单元的接合部,外围毗邻塔里木板块、中朝-华北板块、扬子板块、中央造山带和三江—特提斯造山带。区域构造线以东西向、北西西向和北西向占主导地位。以昆中断裂为界,青海省境内北部属华北板块主动陆缘区,南部在元古代和古生代属华南板块被动陆缘区,中生代转化为华北-华南联合板块主动陆缘区。元古代华南板块比较稳定,位于南纬10°左右,推断昆仑大洋在中、晚元古代的消减,以华北板块南移仰冲为主。柴达木及中祁连山东段即已成为岛弧构造岩浆带,中祁连山西段及北部祁连山弧后盆地已部分扩张形成初始裂谷带。

寒武纪—奥陶纪华南板块南移北返幅度不大,祁连山-北秦岭裂谷带成型,柴达木地块从华北板块上解体出来。志留纪—泥盆纪华南板块东段南移幅度较大,秦岭-祁连山扩张带向南转移,加里东裂谷带全面封闭。石炭纪—早二叠世华南板块东段北移,西段青南部分继续南移,形成阿尼玛卿等广阔裂谷带;晚二叠世开始回移,裂谷封闭。至三叠纪末或侏罗纪初,华南板块快速越过赤道进入北半球,由离极漂移转化为向极漂移,地壳由扩张状态转化为压缩状态,因速差形成通天河等裂谷带。晚生代到侏罗纪初,南部地壳与北部地壳皆经历了强烈运动,其间柴达木地块发生了明显的顺时针方向转动,在其北缘西段和南缘东段发育推覆构造,北缘东段和南缘西段则局部扩张。中侏罗世—早白垩世华南板块相对稳定。晚白垩世以来西段向极北移,大幅度收缩,在周边围限条件下成为高原强烈抬升的动因之一。

在多次改造之后,青海陆壳已成为华北板块与华南板块复合区。华北板块范畴可划分为祁连山加里东褶带、西秦岭海西—印支造山带和柴达木地块,其边界断裂构成秦—祁—昆断裂体系的骨架;华南板块范畴可划分为南昆仑—南秦岭对接消减带、巴颜喀拉山印支造山带和唐古拉地块,发育有青南特提斯断裂体系。其中昆仑山中央断裂为元古代—早古生代华北地块与华南板块的消减带,东延出省与秦岭唐藏-商南断裂、镇平—梅山断裂等一脉相承。其南侧为构造混合物,东段发育中、晚元古代蓝闪片岩带;省境属其西段,北侧元古代钙碱性岩浆岩带及高温低压变质带保存较好,带内清水泉蛇绿岩即为古洋壳残片。该断裂在柴达木地块强烈转动时期转化为东段仰冲、西段滑脱的枢纽断裂,中侏罗纪以来又被上地壳左滑断裂所取代,为微向南倾的陡立走滑断裂,与埋深数千米(东段)或200千米左右(西段)向北缓倾的古消减带共同组成的断裂系统。秦-祁-昆断裂体系主要由8条断裂组成,特提斯断裂体系由10条断裂组成。其中大部分断裂虽然在地史时期曾一度为超壳断裂,但已改造成上地壳断裂

青海省境内各类地层分布面积约占全省的94%。从下元古界到新生界皆有发育。志留纪前为海相沉积,白垩纪后为陆相沉积,泥盆纪至侏罗纪为陆相与海相并存。省境内北部为华北古陆陆缘沉积区,隶属于秦岭-祁连-昆仑地层区中段;南部为华南古陆陆缘沉积区,隶属于川、滇、青、藏地层区的北部。二者以横亘东西的昆仑山中央断裂为界。北部区地层齐全,尤以元古界、下古生界和新生界分布最广,南部区则以上古生界与中生界为主。根据古生界和中生界的地区性差异,可将全省划分为祁连地层区(祁连山分区)、柴达木地层区(柴达木分区)、秦岭地层区(包括西秦岭分区和南昆仑—南秦岭分区)、巴颜喀拉地层区(巴颜喀拉分区)和唐古拉地层区(唐古拉分区)五个地层区。

祁连地层区包括祁连山和河西走廊,青海省境内为其西南部,南界位于土尔根达坂—宗务隆山北缘—青海南山北缘—化隆盆地南缘一线,北祁连山分区以下古生界海相火山岩系为主体,内存若干元古界块段;南祁连山分区的奥陶系和志留系分布广泛,上覆海湾相石炭系、二叠系和三叠系以及陆相新近系。

柴达木地层区为青海省独具的地层区划单位,以元古界发育,古生界、中生界相变较大,新生界广布为特点。地理范围包括柴达木盆地及其周边诸山,北与南祁连山地层分区毗邻,南以昆仑河—修沟—洪水川—托索河为界,东至鄂拉山东缘,西越阿尔金山出省。

青海省内为秦岭地层区的西段,以三叠系广泛分布为特点。北与祁连地层区为邻,西接柴达木地层区,东延出省,南以托素湖-玛沁一线为界。内含两个地层分区:青海南山分区以海相中、下三叠统碎屑岩层系为主,局部出露二叠系,上覆陆相上三叠统、侏罗系、白垩系和新生界;西倾山分区则以海相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和三叠系碳酸盐岩层系为主,上覆陆相古近系。

巴颜喀拉地层区包括博卡雷克塔格山、阿尼玛卿山可可西里山和巴颜喀拉山,北与柴达木地层区和秦岭地层区毗邻,南以乌兰乌拉-玉树一线为界,两端外延出省,自北而南分为三个地层分区:阿尼玛卿山分区以上石炭统和下二叠统海相火山-沉积岩系为主,上覆海相上二叠统和下三叠统、陆相侏罗系、白垩系和古近系;巴颜喀拉山分区以海相三叠系复理石层系为主体,局部出露有下二叠统,上覆陆相侏罗系、上白垩统、新近系和第四系;通天河分区以海相上三叠统变质火山-沉积岩系为主,局部出露二叠系,上覆陆相上白垩统、新近系和第四系。

唐古拉地层区北邻巴颜喀拉地层区,其余三面外延出省,共分为三个地层分区:巴塘分区以上三叠统火山-沉积岩系为主,局部出露有中三叠统和下二叠统;结扎分区以上三叠统海陆交互相煤系地层及石炭系、二叠系为主,东北部出露有少量泥盆系和奥陶系,上覆陆相下白垩统、新近系和第四系;小唐古拉山分区以海陆交互相中、上侏罗统为主,东段出露有较广泛的石炭系和二叠系,上三叠统分布较少,上覆陆相新近系和第四系。

青海省岩浆活动始于元古代,止于新生代。自元古以来,间歇性的火山喷发与岩浆侵入频繁交替,经久不息。三叠纪前,基性—超基性岩的侵入或侵位先后有六期;火山活动以海相喷发为主,泥盆纪和三叠纪间有陆相喷发;中—酸性侵入岩遍及全区,除缺失碱性侵入岩外,各类皆有发育。侏罗纪以来,基性—超基性岩的侵位基本停息或未达地表;火山活动皆为陆相喷发;中—酸性侵入岩主要围绕稳定地块再次侵入,其中闪长岩石英闪长岩、斜长花岗岩、富斜花岗岩等偏基性单元已不发育,末期以碱性岩浆活动为主。第四纪则进入岩浆间歇期。

地形地貌

青海省地势总体呈西高东低,南北高中部低的态势,西部海拔高峻,向东倾斜,呈梯型下降,东部地区为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地形复杂,地貌多样。各大山脉构成青海省地貌的基本骨架。青海省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省内海拔高度3000米以下地区面积为11.1万平方千米,占青海省总面积15.9%;海拔高度3000到5000米地区面积为53.2万平方千米,占青海省总面积76.3%;海拔高度5000米以上地区面积为5.4万平方千米,占青海省总面积7.8%。青南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面积占青海省总面积的一半以上;河湟谷地海拔较低,多在2000米左右。最高点位于昆仑山的布喀达板峰为海拔6851米,最低点位于海东市民和县马场垣乡境内,青海省最东端与甘肃交界处,海拔1644米。

由于受地质构造运动控制,青海省地貌基本格局呈北西西—南东东走向,大地貌单元基本上沿纬线方向带状分布。自北向南依次为祁连山—阿尔金山、柴达木盆地—共和盆地—河湟谷地及黄南低地、东昆仑山脉、青南高原、唐古拉山脉。总的表现为北部山地、中部盆地、谷地和低地、南部高原,使高大山脉、山间盆地、高原相间排列,呈现马鞍型地貌格局。青海省内平原面积为19.7万平方千米,占青海省总面积28.3%;山地面积为34.1万平方千米,占青海省总面积48.9%;丘陵面积为10.2万平方千米,占青海省总面积14.6%;台地面积为5.7万平方千米,占青海省总面积8.2%。

水文水利

河流

青海省境内河流众多,流域面积50平方千米及以上河流3518条,河长100千米以上的有128条,多年平均年径流量在1亿立方米以上的有122条。长江黄河澜沧江、黑河等均发源于青海,因而青海素有“江河源”的美称。青海境内的河流分外流与内流两大系统。外流河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属黄河、长江、澜沧江流域,具有河网密度大、流程长、径流量大的特点。内陆河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具有水流分散、流程短、径流量相对较小以及多为季节性河流等特点。外流区流域总面积36.5万平方千米,约占青海省面积的50.5%,内流区流域总面积35.8万平方千米,约占青海省面积的49.5%。

黄河是世界第五长河、中国第二长河,是青海省最长的河流,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全长5464千米,跨越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9省区,流域总面积79.5万平方千米,最后流入渤海。其中黄河在青海省境内河长1983千米(含大拐弯段流经四川、甘肃两省的河长和青海、甘肃两省共界段河长),完全在青海境内河道长1517千米。干流流经青海省曲麻莱、玛多、玛沁、达日、甘德、久治、河南、同德、兴海、贵南、共和、贵德、尖扎、化隆、循化、民和16个县。

长江是世界水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长河,中国和亚洲第一长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雪山西南侧,其干流流经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重庆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上海市共11个省级行政区(八省二市一区),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6387千米,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千米,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1/5;其支流达数百条,分别流经贵州、甘肃、陕西、河南、广西、广东、浙江、福建8个省(自治区)的部分地区。长江在青海省境内干流长1206千米,省境内流域面积约1.68万平方千米。长江干流上段囊极巴陇(当曲河口)以上称沱沱河,河长约346千米,下段囊极巴陇至巴塘河口称通天河,河长约860千米,流经海西州格尔木市的唐古拉山镇,玉树州的治多县、曲麻莱县、称多县、玉树县,至玉树县的赛拉附近进入四川、西藏境内。

澜沧江是横断山脉区重要河流,也是中国最长的南北向河流。发源于青海省境内唐古拉山脉的果宗木查雪山(海拔5514米),流经西藏、云南,出国境后称湄公河,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等国,最后入注南海,属太平洋水系。澜沧江总长2354千米,流域面积16.5万平方千米,河床落差较大,约4600米,平均比降2.2‰。中国境内澜沧江干流长2194千米,流域面积约16.48万平方千米。青海省境内干流长457千米,流域面积3.7万平方千米。

湖泊

青海省是多湖泊的省份之一,0.5平方千米以上的湖泊共有439个,总面积达1.34万平方千米,为青海省土地面积的1.85%,占中国湖泊总面积的17.3%;仅次于西藏自治区,居全国第二位。其中,青海省内流区共有湖泊212个,外流区有湖泊227个,淡水湖286个,主要分布在青南高原的外流区及柴达木盆地东北部,有扎陵湖、鄂陵湖、可鲁克湖等,咸水湖和盐湖153个,咸水湖主要分布在可可西里地区、柴达木盆地和青海湖盆地,有青海湖、可可西里湖等,盐湖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占中国盐湖面积的近90%,有察尔汗盐湖、茶卡盐湖、柯柯盐湖等。

青海湖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跨海北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的海晏、刚察、共和三县之间,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湖泊之一,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高原内陆咸水湖。青海湖湖水面积4625.6平方千米,湖面海拔3196米,湖面东西最长106千米,南北最宽63千米,周长约360千米。其流域整体轮廓呈椭圆形,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是一个封闭的内陆盆地。青海湖是微咸水湖,矿化度较高,水补给来源是河水,其次是湖底的泉水和降水。青海湖是世界高原内陆湖泊湿地类型的典型代表,是水鸟重要繁殖地和迁徙通道的主要节点,是中国西部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水气循环通道,是维系青藏高原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是阻止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被称为中国西北部的“气候调节器”“空气加湿器”和青藏高原物种基因库。

扎陵湖和鄂陵湖是黄河源区的两个高原姊妹湖,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境内。黄河从巴颜喀拉山北麓的卡日曲和约古宗列曲发源后,经星宿海等首先注入扎陵湖。其中鄂陵湖又称“鄂灵海”,意为蓝色长湖,东西窄、南北长,湖面海拔4269米,面积628平方千米,最大水深34米,蓄水量为107亿立方米,是黄河源区第一大湖。

地下水

青海省地下水类型复杂多样,分为五种基本类型,即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孔裂隙水、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基岩裂隙水及冻结层水。其中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分布在干旱荒漠盆地,山间盆地的山前平原和河谷平原的第四系砂砾石、印砾石、含泥质砂砾石及砂层中,有潜水,也有承压水;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主要分布于侏罗纪以前的灰岩、结晶灰岩、大理岩、白云岩以及其所夹的砂板岩、火山碎屑岩的裂隙溶洞中、多以下降泉的形式沿构造裂隙或层问溶洞泄出;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分布在第三系、侏罗系及三迭系等中、新生界碎屑岩分布地区、分潜水及承压自流水两个含水层组;基岩裂隙水主要分布于前中生代各种沉积变质岩、侵入岩的风化裂隙、构造裂隙中.在不同的地貌、气候、岩性、构造条件下,富水性极不均匀;冻结层水主要分布于祁连山地及青南高原中纬度高海拔多年冻土区的松散岩类孔隙及基岩裂隙中,柴达木盆地东北部4200米以上高山区、季节性冻结层上水较发育,形成许多高山沼泽。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青海省共建成水库(含水电站水库)207座,总库容365.52亿立方米,其中大型水库13座,中型水库22座,小(1)型水库87座,小(2)型水库81座(2021年数据);灌区1161处,有效灌溉面积374.23万亩;堤防456段,总长1542.66千米;规模以上水闸25座;淤地坝(中型以上)305座,总库容1.18亿立方米。

龙羊峡水库

龙羊峡水库是一座具有多年调节性能的大型综合利用枢纽工程,位于黄河上游青海省共和县和贵南县交界的龙羊峡谷,电站装机容量128万千瓦,水库设计蓄水位2600米,总库容247亿立方米,调节库容194亿立方米。龙羊峡水电站大坝高178米,为亚洲第一大坝,坝底宽80米,坝顶宽15米,主坝长396米,左右两岸均高附坝,大坝全长1140米,总装机容量128万千瓦,正常蓄水位2600米,库容为247亿立方米,调节库容为193.5亿立方米。

黑泉水库

黑泉水库位于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宝库乡,227国道旁,距离大通县桥头镇37千米,距离西宁市75千米,水库总库容为1.82亿立方米,最大坝高123.5米,坝址以上流域面积1044平方千米,是青海“引大济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西宁及周边地区的工农业及生活生态用水具有重要的作用。

李家峡水电站

李家峡水电站位于青海省尖扎县和化隆县交界处的黄河干流李家峡河谷中段,上距黄河源头1796千米,下距黄河入海口3668千米,是黄河上游水电梯级开发中的第三级大型水电站,大坝为三心圆双曲拱坝,坝长414.39米,坝高155米,坝顶宽8米,坝底宽45米,水库库容16.5亿立方米,坝址控制流域面积13.6747万平方千米,总装机容量为5×40万千瓦,设计年发电量59亿千瓦·时。李家峡水电站是西北第二大的水电站,主供陕、甘、宁、青四省,在系统中担任调峰、调频,汛期担负基荷。电站以发电为主,兼有灌溉等综合效益。

土壤

青海省境内的土壤可分为10个土纲、16个亚纲、22个土类,其中高山草甸土、亚高山草甸土、山地草甸土占青海省土壤总面积的36.52%,高山草原土占青海省省土壤总面积的23.94%,耕种土壤以栗钙土为主,占青海省土壤总面积的49.8%。高山草甸土是青海境内主要的土壤类型之一,主要集中于青南高原和北部的祁连山地,西宁地区及各州县也有一定分布;亚高山草甸土在青海北部的祁连山东段、东部农业区的脑山以上地段、东南部河谷地区森林郁闭线以上均有分布;草甸土主要由薄草皮层以及腐殖质层构成,主要分布在海西州、海北州、玉树州等地区;栗钙土是青海省农业生产面积最大的土壤,是温带半干旱草原地区的地带性土壤,主要分布在青海省环湖各州县及海东地区,是青海省分布面积比较广泛的土类之一。

自然灾害

青海省主要的气象灾害有干旱、冰雹、霜冻、雪灾和大风。其中干旱频繁且严重,受灾面积大,尤其是春旱,农区和牧区出现频率均较高,有“十年九旱”之说;降雹次数多,主要集中在祁连山、唐古拉山和鄂拉山地区,雹路线程长,持续时间长;广大牧区的雪灾和大风雪时有发生,主要发生在青海南部高原,有“三年一小灾,九年一大灾”之说;霜冻,尤其是山区的早霜冻,影响着农牧业的生产。此外,青海省是中国地震多发地区之一,仅次于台湾、西藏、云南、四川、新疆,居中国第六位。不同震级的地震中以5级地震最为普遍,几乎遍及青海全境;6级地震主要分布在祁连山、柴达木盆地、唐古拉山—玉树及久治—达日一带;7级地震主要分布在花石峡—达日一带(即横贯省境的库赛湖—玛曲断裂带)和共和地区。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震中位于青海玉树州玉树市结古镇附近,地表破裂带长约51千米。地震发生后,武警青海总队玉树支队官兵,第一时间展开抗震救灾,震后72小时内,官兵累计转移到外地的重伤员达3109名,一周之内,运抵灾区的救灾帐篷超过2.5万顶,各类救灾物资超过千万吨。截至2010年5月30日,地震造成2698人遇难、270人失踪、246842人受灾,波及范围约3.58万平方千米,其中重灾区面积4000平方千米、极重灾区面积1000平方千米。

2023年12月,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地震造成与积石山县相邻的青海省海东市三个县受灾,截至2023年12月19日,地震已造成13人遇难、182人受伤,20人失联,部分水、电、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受损。灾情发生后,青海省总工会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紧急向民和县、循化县各拨付专项救灾资金50万元,共计100万元。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根据青海省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青海省耕地面积5642平方千米,园地623平方千米,林地46036平方千米,草地394708平方千米,湿地51012平方千米,城镇村及工矿用地3678平方千米,交通运输用地1405平方千米,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4466平方千米。

水资源

2023年,青海省水资源总量为855.38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偏多32.9%。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837.94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361.65亿立方米,地下水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为17.44亿立方米。全省地表水入境水量75.42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偏少12.6%,出境水量732.40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偏多21.9%。

2023年,全省大中型水库年末蓄水量281.40亿立方米,较年初增加了34.50亿立方米。2023年扎陵湖年平均水位4294.98米,较上年平均水位上升0.29米;年初水位4294.78米,年末水位4295.11米,年内水位上升0.33米,全年蓄水量增加1.74亿立方米。2023年鄂陵湖年平均水位4270.36米,较上年年平均水位上升0.39米;年初水位4270.10米,年末水位4270.41米,年内水位上升0.31米;全年蓄水量增加1.80亿立方米。

2023年,全省用水总量为24.85亿立方米。其中,农田灌溉用水量10.85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43.7%;林牧渔畜用水量5.81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23.4%;工业用水量3.16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12.7%;城镇公共用水量1.03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4.1%;居民生活用水量2.07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8.3%;生态环境用水量1.93亿m3(含河湖补水量0.95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7.8%。地表水源供水量18.86亿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75.9%;地下水源供水量4.98亿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20.0%;非常规水源供水量1.01亿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4.1%。

2023年全省人均用水量391立方米,相比2022年上升0.8%。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431立方米,相比2022年降低3.6%;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0.509,相比2022年提升0.003,农田灌溉用水效率持续提升。城镇居民生活人均日用水量105L,相比2022年提升1.9%;农村居民生活人均日用水量69L,相比2022年提升4.5%。万元GDP用水量63立方米,相比2022年降低7.4%(按当年价计)。

矿产资源

青海地处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的衔接部位,区内地质构造复杂,成矿地质作用多样,全省主要成矿区(带)由北向南划分为:祁连成矿带、柴达木盆地北缘成矿带、柴达木盆地成矿区、东昆仑成矿带、“三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北段成矿带等。其中祁连成矿带以有色金属石棉为主;柴达木盆地北缘成矿带以贵金属、有色金属、煤炭为主;柴达木盆地以石油天然气盐类矿产为主;东昆仑成矿带以有色金属、贵金属矿产为主;“三江”北段成矿带以等有色金属矿产为主。按矿产种类的区域分,大致有“北部煤,南部有色金属,西部盐类和油气,中部有色金属、贵金属,东部非金属”的特点;矿种上,有矿产种类多,共生伴生矿产多,小矿多,矿产地部分散,矿产资源储量相对集中的特点。

青海省的有色金属矿产主要有铜、铅、锌、、钴、锡、钼、锑、汞等。黑色金属矿产有:铁、锰、铬、钛等。稀有金属和稀散元素矿产有:锗、、镉、锶、、锂、硒、铌钽、轻稀土等。境内所产的贵重金属矿产有:金、银、铂、,还有冶金辅助原村料等。非金属矿产有菱镁矿、普通萤石、熔剂石英岩、冶金用白云岩、冶金用石英岩等。青海的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有氯化钾、氯化镁、硫酸镁、芒硝、硼、磷、天然碱、硫铁矿、自然硫、砷、重晶石、化工灰岩、伴生硫等17种。青海的建材原料及其他非金属矿产有:白云母、石棉、熔炼水晶、石膏、水泥石灰岩、水泥粘土和玻璃用石英岩等29种。地处柴达木盆地的茫崖石棉矿,是中国较大的石棉矿床之一,已查明储量为3823.9万吨,居全国首位,占中国总储量的41.75%。

青海省盐湖类矿产资源(等)储量相对丰富。石油、天然气、钾盐、石棉及有色金属(铜、铅、锌、钴等)矿产品的供应在中国占有重要地位。截至2020年10月,青海省各类矿产135种,查明矿产88种,单矿种产地数1121个,其中,大型184个,中型224个,小型713个。在已探明的矿种保有资源储量中,有56个矿种居中国前十位,镁盐(氯化镁硫酸镁)、钾盐锂矿锶矿、石棉矿、饰面蛇纹岩电石灰岩化肥用蛇纹岩、冶金石英岩玻璃用石英岩等11种矿产居中国第一位,有25种排在前三位。

截至2020年10月,青海省盐湖主要集中于柴达木盆地中南部的大柴旦、格尔木地区及东部乌兰县境内和西部冷湖地区。柴达木盆地共有33个大中型盐湖,60多个矿床、矿点、矿化点,已发现大中型钾镁盐矿产地10多处,硼矿产地18处,锂矿3处,钠盐矿12处。其中储量超过100亿吨的特大盐湖有2个,10—100亿吨的大型盐湖有6个,大中型盐湖有察尔汗、大浪滩、昆特依、一里坪、东台吉乃尔、西台吉乃尔、大柴旦、茶卡等,其中察尔汗盐湖是中国较大钾镁盐矿床。盆地盐矿以液体矿为主,液固并存。博大的盐湖、盐矿中有丰富的钠、钾、镁、锂、锶、硼、溴、铷、、石膏、芒硝、天然碱等十几种矿种。已经进入国家矿产资源储量表的主要有,盐矿3085.5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22.89%;镁矿55.68亿吨,占83.22%;锶矿2294.05万吨,占41.09%;锂矿1538.25万吨,占83.09%;钾矿8.37亿吨,占77.64%;硼矿1865.77万吨,占24.63%。

可再生资源

青海省太阳能水能风能资源位居中国前列,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位居中国第五,黄河上游是中国十三大水电基地之一,太阳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位居中国第二,此外,青海省地热能、天然气、页岩气储量丰富。截至2021年6月底,青海电网总装机4050万千瓦,其中清洁能源装机3657万千瓦、占比90.3%,新能源装机2464万千瓦、占比60.9%,青海电网已成为中国清洁能源、新能源装机占比最高的省域电网之一。

青海太阳辐射强度大,光照时间长,平均年辐射总量可达5860~7400兆焦耳/平方米,直接辐射量占辐射量的60%以上,年绝对值超过418.68千焦耳,仅次于西藏高原,日照时数在2336~3341小时之间,太阳能资源丰富。

生物资源

青海省经济价值动物有250种,皮毛、革、羽用、肉用动物主要有水獭、喜玛拉雅旱獭、赤狐、猞猁、香鼬、兔狲、金猫、石貂、豹、岩羊、原羚、黄羊等。药用动物主要有马鹿、水鹿、毛冠鹿、棕熊等。家畜家禽主要有“互助黑猪”“八眉猪”、牦牛、藏系羊、玉树马、贵南黑紫羊、环湖改良细毛羊、骆驼、山羊、黄牛、犏牛、“浩门马”、河曲马、大通马、柴达木马等。其它有益动物主要有灰鹤、鸿雁、豆雁、大鸨、岩鸽、藏马鸡、金雕、啄木鸟、猫头鹰等。

青海省有陆栖脊椎动物类约1100种,其中类294种、兽类103种,分别占中国的1/4和1/3。境内共有野生脊椎动物约476种,其中鱼类有5科26属55种;两栖类动物种类较少,仅为9种;爬行类有5科5属7种;鸟类42科113属293种;哺乳动物23科68属103种。青海省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级保护动物有67种,主要稀有哺乳动物有雪豹、云豹、金钱豹、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普氏原羚、野骆驼、白唇鹿、梅花鹿、等;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有黑颈鹤、藏雪鸡、玉带海雕、白尾海雕、白肩雕、胡秃鹫、雉鹑、中华秋沙鸭、绿尾虹雉、大鸨等,主要两栖爬行类动物有西藏山溪鲵、大鲵、蟾蜍、麻蜥、中国林蛙和蝮蛇等。

青海省是中国高原极地特有植物集中分布区和高山植物区系中心,境内植被可分为温性植被和高寒植被两大类型。温性植被主要包括温性常绿针叶林、落叶阔叶林、温性灌丛、温性草原和温性荒漠等。高寒植被主要包括高寒灌丛、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荒漠、高山垫状植被和高山流石坡稀疏植被等。青海省蕨类植物有40种及1变种,隶属19属、14科,占中国蕨类植物种数的1.6%,大部分种类分布于青海省东部和南部地区。裸子植物30种,隶属7属、3科,占中国裸子植物种类的12%。被子植物2347种及282变种,隶属606属、97科,占中国被子植物种类的9.4%。其中青海特有被子植物82种及37变种,隶属54属、19科。青海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50种,隶属于20科28属,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1种,国家二级49种,珍稀濒危特有植物有山莨菪、祁连獐牙菜、唐古特红景天等13种。青海省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玉龙蕨由于数量稀有,濒临灭绝,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保护。

青海省经济植物有75类331属1000余种,涉及药用、纤维淀粉、糖类、油料、化工原料、香油蜜源、野果野菜、观赏花卉等植物种类。药用植物约500余种,主要有冬虫夏草、大黄、贝母、枸杞、甘草、雪莲、藏茵陈、党参、黄芪、羌活、莨菪、麻黄等。纤维植物有50余种,主要有紫斑罗布麻、箭叶锦鸡儿、马兰、芦苇、狼毒、芨芨、山柳等。油料植物有香薷、沙棘、文冠果、薄荷、宿根亚麻等70余种。淀粉类植物有蕨麻、锁阳、黄精、玉竹等50余种。化工原料植物主要有油松、金露梅、地榆、柽柳等50余种。香料蜜源植物有丁香、忍冬、百里香、玫瑰等40余种。野果和蔬用植物有草莓、山楂、山葡萄、猕猴桃等40余种。食用菌类有发菜、蘑菇、黑木耳等10余种。

截至2020年10月,青海省草地面积419333平方千米,其中可利用面积386667平方千米,分为9个草地类,7个草地亚类,28个草地组,173个草地型。在各类草原中,高寒草甸为236616平方千米,占全省草地面积的64.92%,是青海天然草地的主体。在草地总面积中,可利用草地占86.72%,其中夏秋草场182535平方千米。在青海省173个草地型中,以莎草科牧草为优势品种的草地型有40个,面积为209100平方千米,占青海省草地面积的57.37%。青海省可利用草地每年总产牧草8093万吨。

截至2020年10月,青海省林地总面积109600平方千米,占青海省国土面积的15.3%。森林面积45200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达到6.3%,东部地区达到35.29%。天然林资源管护面积36780平方千米,国家级公益林管护面积49600平方千米。青海省有有森林公园23处、总面积5400平方千米,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7处、面积2900平方千米,省级森林公园16处、面积2500平方千米。国家级良种基地4个,面积11平方千米。荒漠化土地面积为190358平方千米,占青海省国土面积的26.5%,沙化土地面积为124617平方千米,占青海省国土面积的17.4%。

截至2022年9月,青海省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79处,总面积达26.52万平方千米,占青海省总国土面积的38.08%。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7个,省级保护区4处。

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青海省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面积较大的湿地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以高原湿地生态系统、高寒草甸及野生动植物等为主要保护对象,跨青海省玉树、果洛、海南、黄南4个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藏族蒙古族自治州的17个县(市),也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三大河流的发源地,总面积为152300平方千米。三江源区植被区系以北温带成分为主,据不完全统计,有维管束植物80余科,400余属近1000种。其中有优良牧草70余种,乔、灌木有80多种。在野生经济植物中,中药材有400余种,主要有红景天、贝母、大黄、藏茵陈、冬虫夏草、雪莲、黄芪、羌活等。野生动物中兽类有8目20科76种,鸟类16目35科147种,两栖类7目13科48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藏羚、野牦牛、藏野驴、雪豹、金钱豹、白唇鹿、黑颈鹤、金雕、玉带海雕、胡兀鹫等14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盘羊、藏原羚、鬣羚、猕猴、黑熊、马麝、马鹿、棕熊、猞猁、猎隼、秃鹫等36种。省级重点保护动物艾虎、沙狐、黄鼬、斑头雁、赤麻鸭等27种。

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西部,总面积45000平方千米。是21世纪初世界上原始生态环境保存较好的自然保护区,也是中国建成的面积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动物资源最为丰富的自然保护区之一。该保护区主要保护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藏原羚等珍稀野生动物、植物及其栖息环境。保护区有高等植物约202种,分属30科102属,以矮小的草本和垫状植物为主,木本植物极少,仅存在个别种植物类,如匍匐水柏枝垫状山岭麻黄。据初步统计,该保护区青藏高原特有种有84种,约占该区全部植物的40%,其中青海可可西里地区特有种和变种约有8个以上。青藏高原至中亚高山、西喜马拉雅、东帕米尔分布的种50个左右,占该区植物的35%。北极—高山成分约有5种。保护区已知哺乳类动物有30种,隶属于5目12科20属;鸟类有56种,隶属10目22科。此外,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爬行动物仅有青海沙蜥1种,拥有野牦牛、藏羚羊、野驴、白唇鹿、棕熊等青藏高原上特有的野生动物。2017年7月,可可西里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1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上通过终审,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1个世界遗产项目。

柴达木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柴达木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德令哈市西南部,海拔在2958—3344米,总面积为3733.91平方千米,由额木尼克、米扎格和巴图等地区组成,其中额木尼克是原始梭梭林保存较完整的地区之一。保护区内主要保护树种为梭梭,梭梭荒漠面积约1458平方千米,占保护区总面积的47%。梭梭灌木林根据不同土壤类型分为戈壁梭梭,沙地梭梭、壤土梭梭三种类型。截至2013年12月,保护区由于生态恶化,如棕熊、毛腿沙鸡等已经绝迹。仅分布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蒙古野驴;二级保护动物岩羊、鹅喉羚、灰鹤等,一般经济动物有高原野兔、狼等。鹅喉羚在该保护区分布数量大,每平方千米达1只,被当地称为“黄羊滩”。

行政区划

政区

截至2024年6月,青海省下辖2个地级市、6个自治州,省会为西宁市,省人民政府驻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西大街12号。

重要城市

西宁市是青海省省会,古称西平郡、青唐城。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是青海省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交通、医疗中心。西宁总面积7660平方千米,下辖五区、二县及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青藏高原唯一人口超过百万的中心城市,也是“三江之源”和“中华水塔”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服务基地。此外,国家重点公路网中多条国道、高速公路在西宁交汇,连接东西、通达南北的立体交通网络使西宁成为西部地区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枢纽。1946年,以省垣周围正式成立西宁市。1949年,成立市人民政府,为青海省辖市。2018年12月21日,西宁被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列入“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2023年,西宁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801.13亿元,常住人口为248.1万人。西宁市景点有塔尔寺景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青海省博物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西宁市东关清真大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等。

海东市是青海省下辖地级市,下辖乐都区、平安区、互助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二区四县,国土面积1.32万平方千米。截至2024年6月,海东市总人口172.9万,其中以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和蒙古族为主的少数民族群体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了一半,达到了51.8%。海东区位优势明显,是“唐蕃古道”和“古丝绸之路”南线的重要驿站,自古就有“海藏咽喉”之称,也是河湟文化的发祥地和核心区,有4000多年历史的喇家遗址和以马家窑文化、辛店文化为代表的柳湾墓地等遗址。2023年,海东市地区生产总值为580.13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6.12:35.2:48.68。海东市主要景点有互助土族故土园旅游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循化撒拉族绿色家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等。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2023年年末,青海省常住人口594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万人。按城乡分,城镇人口373万人,增加7万人;乡村人口221万人,减少8万人;城镇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2.8%,比上年末提高1.4个百分点。其中男性人口299万人,占总人口数的50.3%;女性人口295万人,占总人口数的49.7%。0—15岁人口为126万人,占总人口数的21.2%;16—59岁人口为380万人,占比64%;60岁及以上人口为88万人,占比14.8%。青海省全年人口出生率为9.25‰,比上年下降1.35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为7.57‰,上升0.34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68‰,下降1.69个千分点。

民族

青海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共有55个民族。世居的少数民族主要有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和蒙古族,其中土族和撒拉族为青海省独有。青海少数民族人口比例在中国五个自治区中,仅低于西藏和新疆,而高于广西、内蒙、宁夏,是全国八个少数民族省区之一。青海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青海省少数民族人口的81.55%,民族自治地方面积占青海省总面积的98%,其中5个世居少数民族聚居区全部实行了区域自治

截至2019年4月,青海省少数民族人口285.49万人,占青海省总人口47.71%。其中藏族人口150.97万人,占全省人口的25.23%;回族人口88.44万人,占全省人口的14.78%;土族人口21.24万人,占全省人口的3.55%;撒拉族人口11.55万人,占全省人口的1.93%;蒙古族人口10.77万人,占全省人口的1.80%;其他民族人口2.51万人,占全省人口的0.42%。根据《青海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青海省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2993534人,占50.53%;各少数民族人口为2930423人,占49.47%。

藏族是青海省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分布较广的民族。主要聚居在玉树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在西宁地区和海东地区各县也有一些散居。此外,回族也是青海省少数民族中人数较多,分布较广的民族,主要聚居在化隆回族自治县、门源回族自治县、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和西宁市城东区,其余散居在青海省各地。蒙古族主要聚居于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乌兰、都兰、德令哈、格尔木等地。土族主要聚居在互助土族自治县、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乐都县、其余散居于青海省各地。

语言

青海省境内的通用语言包括汉语、藏语、蒙古语、撒拉语,土语,其中汉语的人口占青海省总人口的74.3%,少数民族语言的人占青海省总人口的25.7%。青海省汉语方言属于北方方言中原官话的秦陇片,其下包括西宁话(西宁、平安、湟中、湟源、大通、互助、门源、化隆、贵德)、乐都话(乐都、民和)、循化话(循化、同仁、贵德)三个次方言。

青海方言具有地域性,例如,代表青海方言的西宁话包括23声母,零声母在内,30个韵母,阴平44、阳平24、上声53、去声213四个声调,乐都话包括27个辅音声母和零声母,32个韵母,平声23、上声55、去声214三个声调。循化话包括23个辅音声母和零声母,31个韵母,平声13、上声42、去声55三个声调。此外,在青海省方言中,各民族的词语也常融合使用的。如:青海方言中的“乌拉子(奴仆)”“阿拉巴啦(凑合)”是藏语词,“阿訇(伊斯兰教师)”“赛俩姆(吉祥如意)”是回族阿拉伯词语,“胡都”“一挂”是土语词,“西纳哈”是蒙古语词。“倒多罗”,是汉藏语词的合用。“倒”是汉语词,“多罗”是藏语词头,倒多罗就是反过来的意思。“巴颜喀拉山”(富饶的青色的山)是蒙汉词语的合用。“孟达天池”则是撒拉与汉语的合用,“铜布、勺子、西纳哈(勺子)”则包含了藏语词、汉语词、蒙古语词。

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分卫藏、康、安多3个方言。青海省藏族除玉树、囊谦、杂多、治多、称多等5个县说康方言外,其他地区均说安多方言。藏语的主要特点为除卫藏方言的少数地区外,皆有复辅音声母,尤以安多方言最丰富;单元音韵母较多,复元音韵母较少;卫藏、康方言有声调,安多方言无声调;基本语序为主语宾语谓语,形容词在被修饰的名词之后,状语在谓语之前。

宗教信仰

青海省是一个拥有多元宗教信仰的地区,包括佛教伊斯兰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在内的五大宗教在此均有信众。在这些宗教中,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对当地信众具有深远的影响。特别是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和蒙古族等青海省的世居民族,普遍持有宗教信仰。截至2014年11月,青海有省级宗教爱国团体有5个,即:青海省佛教协会、青海省伊斯兰教协会、青海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青海省基督教协会(简称省基督教“两会”)、青海省道教协会;州、市级宗教爱国团体13个;县级宗教爱国团体25个;省级宗教院校2所,即:青海省藏语佛学院、青海省伊斯兰教经学院。截至2024年6月,青海省在国家宗教事务局登记注册的宗教场所有816处。

佛教最早传入青海藏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7世纪中叶。唐太宗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唐文成公主入藏联姻,途经今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巴塘乡西北约4千米处的贝沟南端时,命随行工匠在当地丹玛岩崖上雕刻出大日如来等九尊佛像。天宝年间,青海藏区随着吐蕃势力的扩张,出现过一些小型寺院、佛堂,并不断有佛塔建立。北宋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唃厮啰进驻青唐城(今西宁市境内),建立唃厮啰政权,唃厮啰笃信佛教,利用佛教巩固他的社会地位,这一时期,藏语系佛教各派相继形成,各派系的许多创始人及其传法弟子到处传法建寺。

明清两代,藏语系佛教在青海继续传播发展,清末,青海省藏语系佛教寺院的教派、类型、布局等基本定型。民国时期,藏语系佛教在青海的传播主要向边远牧区发展,从而使藏语系佛教传遍各地,成为青海省信众最多的宗教。截至1996年8月,全省开放藏语系佛教寺院及活动点666座(包括11座本教寺院),其中格鲁派343座、宁玛派170座、噶举派105座、萨迦派28座、觉囊派9座,在寺僧人24478人(包括本教在寺人员303人),活佛497人(包括不在寺活佛)。截至2024年6月,青海省在国家宗教事务局登记注册的佛教场所有801处。

道教在青海的传播和发展有一定的制约因素。青海省少数民族人口比较集中,少数民族群众普遍信仰藏语系佛教或者伊斯兰教。在官方、上层、文人等层面上,道教的信众也为数不多,使道教在青海处于无政治地位,缺乏传播、发展基础的状态。明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永乐皇帝令人在西宁城东北建广福观,设道纪司,聘请道长、道士主持观内宗教活动。元、明、清时期青海设有道纪司,民国时期成立了道教会。青海省内的道教发展受到了其内在因素的制约,导致其影响力主要局限于东部地区的汉族社区。1949年,青海省道士和信众约二三万人,主要分布在西宁、湟中、湟源、民和、乐都、大通、贵德、互助等市、县的汉族聚居地。截至2024年6月,青海省在国家宗教事务局登记注册的道教场所有15处。

伊斯兰教从七世纪中叶开始,由丝绸之路和香料之道传入中国的同时也传入青海省。青海省伊斯兰教主要分布在西宁市及所属的大通县和湟中县,东部农业区的海东各县,海北州的门源县,黄南州的同仁县和尖扎县,海南州的贵德县,海西州的德令哈市和格尔木市等地。解放初期,青海省有清真寺714座,伊斯兰教宗教人员822人。1958年,青海省有清真寺932座,宗教人员1746人。据1996年统计,青海省有清真寺1356座,伊斯兰教宗教人员2280人。截至2011年9月,青海省91万穆斯林中,伊赫瓦尼信徒约有53万;格底目信徒约有10万人;赛莱费耶信徒约有5000人;虎夫耶门宦信徒约有10万人,哲赫林耶门宦信徒约有8500人,嘎底林耶门宦信徒约有8000人,库布林耶门宦信徒约有3000人。青海省西宁市东关清真大寺在青海省影响较大,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经济

综述

青海省是中国西部重要的乳品生产地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四大无公害超净区之一”,也是中国五大牧区之一,其中藏羊和牦牛的饲养量较大,素有“中国藏羊之府”“世界牦牛之都”之称。青海省的四大经济支柱产业包括石油、水电、有色金属和盐化工,在生态型产业方面,青海省发展了光伏、风电、光热和地热等新能源,此外,青海省还拥有十大特色优势产业,这些产业包括新能源、新材料、盐湖化工、有色金属加工、油气化工、煤化工、装备制造、特种钢材、特色纺织和生物技术。截至2023年6月,青海省认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达1015个,截至2024年5月,青海省已逐步形成了钾、钠、镁、锂、氯五大产业集群。

2023年,青海省全年生产总值3799.0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87.00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1612.83亿元,增长4.1%;第三产业增加值1799.23亿元,增长6.5%。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0.5:43.9:45.6调整为10.2:42.4:47.4。人均生产总值为63903元,比上年增长5.3%。青海省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587元,比上年增长5.9%。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408元,增长4.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14元,增长8.0%。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以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为1)为2.59,比上年缩小0.09。全年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327元,比上年增长17.8%。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5373元,增长16.9%;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790元,增长18.2%。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1.3%,其中城镇为29.5%,农村为34.6%。

第一产业

青海省十大农牧业特色产业包括油菜、马铃薯、青稞、牦牛、藏羊、冷水鱼等产业。截至2023年上半年,青海省的有机监测草原面积增加了2000万亩,累计面积超过了1.2亿亩;“柴达木枸杞”入选中欧互认的100个地理标志产品,青海省成为世界最大的枸杞种植区和有机枸杞生产基地之一;在水产养殖方面,青海省的冷水鱼产量占全国鲑鳟鱼总产量的39%,并且青海省的鲑鳟鱼养殖获得了农业农村部的绿色食品认证,成为中国国内唯一获得向欧洲出口资格的省份。此外,到2023年11月,青海省已建成383万亩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100家千头牦牛、千只藏羊标准化生产基地,并且认定1500家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此外,还认定了3个国家绿色发展先行区。青海省的牦牛、藏羊、油菜等优势产业集群的全产业链总产值达到了433亿元。截至2024年6月17日,青海省油菜、小麦、饲草已被列入国家攻关项目,牦牛、藏羊、青稞、冷水鱼等9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列入省科技厅重点科技项目;“昆仑19号”新品种已通过国家登记,并在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试种,试验田亩产量达到500千克;其中青稞和藏羊两个物种被中国农业农村部选入国家64个关键特色物种的科研攻关项目清单中。

2023年,青海省粮食播种面积3049平方千米,比上年增加14.3平方千米。其中,小麦播种面积1010.4平方千米,减少2.2平方千米;青稞播种面积948.2平方千米,增加21.3平方千米;薯类播种面积678.1平方千米,减少0.4平方千米;玉米播种面积227.7平方千米,增加1平方千米;豆类播种面积144.2平方千米,增加2.9平方千米。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937.4平方千米,比上年增加110.2平方千米。其中,油料播种面积1472平方千米,增加6平方千米;蔬菜438.4平方千米,增加4.7平方千米;药材303.2平方千米,减少20.4平方千米(其中枸杞285.4平方千米,减少3.6平方千米)。全年粮食产量116.23万吨,连续16年超过百万吨,比上年增加8.96万吨。

2023年,青海省牛出栏211.62万头,比上年增长2.9%;羊出栏710.12万只,增长5.0%;生猪出栏62.64万头,下降18.6%;家禽出栏158.54万只,下降0.2%。猪牛羊禽肉产量41.31万吨,比上年增长1.1%。

第二产业

青海省大力发展盐湖资源综合利用、新材料、金属冶金等重点产业集群。截至2023年11月,盐湖化工产业方面,青海省海西州成功签约广西云波6万吨镁盐、黄埔锦兴化工4万吨高氯酸钠、3万吨高氯酸钾和1.5万吨高氯酸铵等项目。金属冶金与新材料产业方面,夏日哈木镍钴矿采选、都兰多金属选矿厂迁建等4个项目基本建成,西豫环保升级及多金属综合循环利用改造、新疆宝地矿业哈西亚图C11磁异常铁多金属矿采选项目开工建设。此外,青海省成功海西州签约远泰新能源20万吨锂电负极材料一体化、江西天行化工8万吨电子级氢氟酸、7万吨含氟新材料及配套12万吨无水氟化氢等项目。此外,食品制造业一直是青海省的传统优势产业,截至2023年底,青海省获证并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生产企业(含合作社)达144家,产品主要以全省特色农畜产品为主,如牦牛、藏羊肉、蔬菜(包括瓜果类)、枸杞、食盐、食用植物油、水产品、蜂产品、菜籽油、马铃薯、青稞、枸杞等初级产品及加工产品,总计690个。

2023年,青海省全部工业增加值1272.44亿元,比上年增长5.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6%。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增长5.1%,股份制企业增长5.9%。分门类看,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8%,采矿业持平,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1.4%。

2023年,青海省规模以上工业优势产业中,新能源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2.9%,有色金属产业增长4.9%,生物产业增长14.9%,油气化工产业增长2.8%。装备制造业增长45.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6.3%,比重较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2.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6.1%,比重较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86.45亿元。2023年,青海省建筑业增加值340.39亿元,比上年增长0.5%。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962.90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0.9%;竣工面积225.08万平方米,增长28.8%。

第三产业

青海省资源富集,钾盐、镁盐、锂盐储量占中国80%以上,太阳能年总辐射量居全国第二位,是中国第四大风场,被誉为全球四大无公害、超净区之一。2023年,青海省在清洁能源领域的装机容量超过了5100万千瓦,占青海省总装机容量的93%。其中,新能源装机容量也达到了3800万千瓦,占青海省总装机的69%,占比均居全国首位。此外,青海省还成功构建了中国首个全绿色电力通道,持续向全国15个省区市提供绿色电力资源。此外,青海省以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大力发展文旅产业,2023年,青海省评定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1家、AAA级旅游景区27家,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9家。大柴旦北纬37°、祁连天境圣湖营地入选国家4C级自驾车旅居车营地。格尔木旱码头·1960旅游休闲街区入选国家级旅游街区;海东市互助县入选首批全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名单;西宁市丹噶尔古城入选第三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青海湖旅游大道入选第一批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典型案例。“天境祁连”“河湟民俗文化”等11条线路入选文化和旅游部“乡村四时好风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2023年,青海省全年接待游客4476.35万人次,同比增长107.4%,实现旅游总收入430.64亿元,同比增长196.3%,分别恢复至2019年的88%和77%。

2023年,青海省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42.58亿元,比上年增长19.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08.32亿元,增长18.3%;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加值101.87亿元,增长12.3%;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93.89亿元,增长11.4%;金融业增加值280.20亿元,增长3.6%;房地产业增加值156.15亿元,增长2.9%;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67.73亿元,下降0.9%。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87.73亿元,比上年增长17.3%,其中网上零售额149.8亿元,增长72.0%。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803.91亿元,比上年增长17.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83.81亿元,增长17.4%。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908.93亿元,比上年增长17.2%;餐饮收入78.80亿元,增长19.0%。

2023年,青海省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降7.5%。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1.0%。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32.0%。其中,商品住宅投资下降31.1%,商业营业用房投资下降27.0%。青海省全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48.7亿元,比上年增长20.3%。其中,出口总额29.5亿元,增长23.0%;进口总额19.2亿元,增长16.5%。货物进出口顺差10.3亿元,比上年增加2.8亿元。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总额33.1亿元,比上年增长19.7%。

2023年,青海省全年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17027.80万件,比上年增长10.8%。快递业务量4922.92万件,增长58.6%;快递业务收入12.71亿元,增长53.0%。邮政函件业务123.60万件,包裹业务13.53万件。全年电信业务量96.44亿元,比上年增长20.4%。

经济功能区

截至2021年6月,青海省有2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分别是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格尔木昆仑经济技术开发区。此外,还有一个青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截至2022年8月,青海省有格尔木、大柴旦、德令哈、乌兰、甘河、南川等15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截至2023年3月,青海省创建完成了都兰枸杞、泽库牦牛、共和藏羊、门源油菜等4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达到27个,其中:牦牛藏羊特色养殖9个、马铃薯产业2个,果蔬特色种植10个、农畜产品加工3个、草畜循环农牧业3个、枸杞1个、富硒产业1个、藜麦青稞2个。

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西宁开发区)位于青海省西宁市,2000年7月设立,区域规划面积108.8平方千米,辖东川、甘河、生物、南川四个工业园区,重点发展硅材料及光伏、新材料、锂电、有色金属生产及深加工、高原生物健康、特色化工产业、藏毯绒纺和装备制造等产业,是国家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国家级光伏产业基地、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基地、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国家级出口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基地、国家级电子商务基地,是青海省唯一一家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事业单位。此外,西宁开发区培育外贸企业68家,园区生产的晶硅材料、组件电池、碳纤维、地毯、羊绒等产品远销意大利、德国、马来西亚、日本、巴基斯坦、阿拉伯等国家地区,2023年1—11月,以园区企业口径统计,开发区共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19.8亿元,增长33.2%。截至2024年1月,西宁开发区位列全国230家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情况考核评价结果第115位。

格尔木昆仑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格尔木工业园)位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南缘,格尔木市东南区域。2012年10月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格尔木工业园主要由昆仑重大产业基地和察尔汗重大产业基地2个千亿元产业基地组成。格尔木工业园先后建立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省级孵化器1个,培育科技型企业29家、高新技术企业1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园区企业新增授权专利160项。2023年,格尔木工业园新增外资企业1家,培育外贸企业2家。有机枸杞、金属锂占出口总额的86%,有机枸杞出口连续11年位居青海省第一,成为拉动园区出口的支柱产品,金属锂出口稳居亚洲第一,无水氯化镁、高品质氯化钙产品进入海外市场。截至2024年1月,格尔木工业园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4家,省级绿色工厂6家,重点领域产品能效全部达到国家基准水平,园区13家企业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德令哈工业园作为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一区四园”之一,是试验区重要的绿色产业和新能源产业聚集区,是试验区“两核”发展战略的重要一核。园区核心区面积75平方千米,由综合产业区、绿色产业区、新能源产业区组成。截至2020年12月,园区入驻企业由原来的30余户增加至140余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4家,产值超亿元的企业有发投碱业、昆仑碱业、同仁堂、恒信融、海西化建、海西华汇、青海明阳、中航硅、西部镁业等9家。2019年,完成工业总产值79.88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27.97亿元。此外,德令哈工业园引进了浙江中控、中广核、中节能、国电等企业,培养了青海发投碱业、中盐昆仑碱业、金锋实业等重要企业,形成280万吨纯碱、200万吨水泥、10万吨氯化钙、5万吨食用级小苏打、0.5万吨食品级氯化钙等产品产能。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2年,青海省有普通高等学校12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33所,普通中学369所,普通小学729所,幼儿园1765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8218人,专职教师5029人;中等教育学校教职工2759人,专职教师2308人;普通中学教职工36720人,教职工27566人;普通小学教职工28600人;幼儿园教职工23291人,专职教师13273人。

2023年年末,青海省学前教育毛入园率92.82%,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7.2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5.15%。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3894人,在校生10695人,毕业生3058人。普通高等教育招生3.60万人,在校生10.74万人,毕业生2.96万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3.12万人,在校生8.69万人,毕业生2.76万人。普通高中招生4.57万人,在校生13.45万人,毕业生4.33万人。初中学校招生8.38万人,在校生23.75万人,毕业生7.31万人。普通小学招生8.77万人,在校生52.01万人,毕业生8.51万人。特殊教育招生348人,在校生1907人,毕业生485人。幼儿园在园幼儿20.38万人。

青海大学位于青海省西宁市宁大路251号,前身为青海工学院,占地面积2159920平方米,是一所以工、农、医、管、经、理、法、交叉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截至2024年4月30日,青海大学有教职工5352人,博士近800人,专业技术人员1821人;世界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内一流建设学科4个、省内一流建设学科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36个,涉及二级学科20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有本科专业68个,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1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6个。青海大学先后加入南亚东南亚大学联盟、中国—中东欧高校联合会、泰中教育联盟、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大学联盟、丝绸之路大学联盟等国际学术组织和联盟。2022年,青海大学入选全国147所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

医疗事业

2023年年末,青海省有医疗卫生机构6949个,床位4.57万张。其中,医院243个,床位3.89万张;卫生院407个,床位5072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7个;妇幼保健院5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4个;村卫生室4469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1134个;卫生监督所45个。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人员7.23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16万人,注册护士2.37万人。全年总诊疗人次2873.2万人次,出院人次119.2万人次。

青海省中医院创建于1958年,是青海省历史上最早创办的国立中医院,医院占地面积45753.52平方米,医院业务用房总面积48421.88平方米。截至2024年6月,医院有编制床位800张,开放床位606张。全院在职职工920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813人,占职工总数的88.37%,其中医生303人,护士360人。此外,医院有25个临床科室及40多个专科专病门诊,7个医技科室,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个(肝病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个(中医内分泌学学、中医急诊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4个(肝胆科、肛肠科、糖尿病科、妇科)、国家中医优势专科7个(肛肠科、肝病科、内分泌科、妇科、脾胃病科、重症医学科、护理学)。同时,医院开设有冬病夏治门诊、冬令进补膏方门诊、中医特色体检门诊及31个专病门诊,开展77项中医非药物疗法项目。

媒体事业

2022年,青海省出版26种报纸,总印数6769.2份,56种杂志,总印数215.6万册,图书977种,总印数1407.1万册。青海省有中短波发射台22座,广播节目47套,广播人口覆盖率99.2%,调频、电视转播发射台436座,电视节目50套,电视人口覆盖率99.2%,广播电视台46座。

青海新闻网由中共青海省委宣传部主管,该网站被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以及青海省委和省政府认定为青海省具有最高资质的省级重点新闻平台之一。同时,它也位列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布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之中。青海新闻网自2001年5月开始运营,不仅是中国西北五个省份中首个成立的省级新闻网站,而且在西部地区12个省区中,也是最早建立并在全国新闻网站发展初期就已经开始运作的省级新闻网站之一。

科学技术

截至2022年8月16日,青海省先后建成省部共建藏语智能信息处理及应用等国家重点实验室3家,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灾备数据中心揭牌运行,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青海分中心挂牌成立,首个试点省实验室青藏高原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实验室揭牌,青海省国家级创新平台达到62个、省级创新平台达到1168个。青海省科技型企业数量达543家、高新技术企业234家、科技小巨人企业52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5家、众创空间54家。

2023年年末,青海省全年省级科技计划新开立项461项,总资助经费6.74亿元,当年资助4.26亿元,新增产值13.16亿元;中央引导地方专项立项29项、支持经费5760万元;登记科技成果588项,技术合同成交额19.2亿元,同比增长20%。青海省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588项,比上年增加41项,其中基础理论成果163项,应用技术成果415项,软科学成果10项。专利授权3987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561件。签订技术合同1515项,比上年增加382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9.30亿元,增长20.4%。年末共有天气雷达观测站点9个,省级卫星直收站2个,地震台站540个,地震遥测台网2个。

文化事业

2023年年末,青海省有艺术表演团体12个,文化馆46个,文化站399个,公共图书馆50个,博物馆24个,档案馆54个。青海省2023年国有文艺院团下基层演出591场、剧场党课演出11场,文艺进景区驻场演出603场,濒危剧种公益性演出220场,惠及观众1300万人次。此外,青海省投资1322万元,实施12个智慧图书馆、39个公共文化云建设项目。

2023年,青海省共投入了1.6亿元人民币用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施文物本体修复、技术保护等项目48个;省博物馆推出“博物馆之夜”“馆长直播”系列活动,线上观众浏览量595万人次,线下接待54.4万人次。原创歌剧《青春铸剑221》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获第五届中国歌剧节优秀剧目奖;杂技《太极·坛韵》荣获第十九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金狮奖。投资2000万元为400个村(社区)配置文化设备;成立沿黄九省(区)文化馆联盟;开展大美青海文艺轻骑兵、戏曲进乡村惠民演出3016场次。

青海省博物馆位于西宁市城西区新宁广场东侧,是青海第一座具有现代化功能的大型综合博物馆,隶属于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为省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2017年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青海省博物馆于2001年建成使用,占地1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800平方米,其中展厅4个,共计9450平方米,文物库房6间,面积2668平方米。截至2024年6月,青海省博物馆共收藏各类文物15627件(套),其中,珍贵文物2069件(套):一级文物313件(套),二级文物620件(套),三级文物1136件(套)。

体育事业

2023年年末,青海省共有各类体育场地21467个,其中室内1564个、室外19903个;场地总面积达1643.0万平方米,以全省常住人口594万人计算,平均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36.14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77平方米,比上年人均增加0.05平方米。其中,篮球场地共6789个,占全部体育场地的31.63%;全民健身路径5830个,占27.16%;乒乓球场地4933个,占22.98%;足球场地1175个,占5.47%;田径场地807个,占3.762%;羽毛球场地472个,占2.20%;健身房306个,占1.43%;排球场地263个,占1.23%;健身步道124个,长度达763.94千米,占0.58%;游泳场地36个,占0.17%;冰雪运动场地12个,占0.06%;大型体育场馆13个,占0.06%;其他类型场地707个,占3.29%。

2023年年末,青海省有等级运动员746人,其中一级运动员284人,二级运动员462人。全年参加国内外比赛1711人次,共获得第一名53个,第二名56个,第三名90个,四至八名267个。

青海多巴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成立于1982年,位于青海省西宁市西部,距省会西宁市区22千米,海拔高度2366米,总占地面积约1.467平方千米,中心区面积约0.533平方千米,是中国乃至亚洲海拔最高、面积最大、最适合耐力性项目训练的国家综合性高原体育训练基地之一。青海多巴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是国家重点高原体育训练基地之一,主要承担着国家“奥运争光计划”和全民健身计划双重任务。2023年2月,青海多巴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获得2021年全国体育事业突出贡献奖荣誉称号。

社会保障

2023年年末,青海省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51.4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59万人。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53.1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26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63.44万人,增加0.40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4.86万人,增加0.93万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67.0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44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23.6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33万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43.43万人,增加0.11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68.1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74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17.5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90万人,其中农民工参保人数38.00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72.7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41万人。年末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7.24万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8.15万人。

截至2023年年末,青海省共有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95个,比上年末增加11个,其中养老服务机构75个。社会服务床位9243张,增加213张,其中养老服务床位6807张。社区服务中心4664个,社区服务站403个。

环保事业

2023年,青海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6.6%,高出全国平均水平9.8个百分点,地级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19微克/立方米,较全国平均水平低11微克/立方米。2023年,青海省全年地表水水质整体优良,35个地表水国考监测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为100%,青海湖体2个国控监测断面水质保持自然状态,62个地表水省控监测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为98.4%,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和地下水水质保持稳定;声环境质量和辐射环境质量整体良好,生态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全省Ⅰ类水质断面数量同比增加31%,省域长江流域水生态评估结果优秀。

交通运输

综述

青海省位于中国西部,三大江河发源地,全国五大牧区之一,是连接中国南北、承东启西的主要交通枢纽,中国中西方经贸往来的重要支点,建设“美丽中国”最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中国与中亚南亚各国人民开展人文交流的桥梁和纽带。2021年,青海省提出到2035年打造形成“一轴双核四环六通道八节点”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网络布局。到2025年,青海省综合交通网里程将超过10万千米,干线铁路电气化率达到100%,10个高速公路省际通道全面形成,运输机场达到10个,实现每个市州至少拥有一座运输机场。普通干线公路救援抢险平均时间少于12小时,干线公路废旧路面材料回收率和循环利用率分别达到100%和85%。

公路

截至2024年6月,青海省主要有G6(北京至西藏)、G0611(张掖至汶川)、G0612(西宁至和田)、G572(贵南至乌兰)、G0615(德令哈至马尔康)等高速公路,省道有S104(西宁至贵德)、S201(五十至官亭)、S305(总堡至小峡口)等。其中青海省G341加定(青甘界)至海晏(西海)段公路塔尔匝道收费站、多林匝道收费站、城关匝道收费站,于2024年5月1日正式开通运营。G341胶南至海晏公路加定(青甘界)至海晏(西海)段工程,是《国家公路网规划》G341黄岛至海晏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青海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三纵四横十联线”中“横一”和青海省干线公路网规划“六纵九横二十联”中“横二”的一段。该路段起于互助土族自治县加定镇岗子沟口(青甘省界),止于海晏县西海镇东北侧,设枢纽互通与拟建的G0612相接,路线全长212.293千米。路线将西互一级公路、大通至西宁高速、京藏高速、西海至湟源一级公路与西宁市连通,纳入“以西宁为中心的一小时经济圈”,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2023年底,青海省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8.9万千米,其中高速含一级公路突破5000千米,区县(行委)高速含一级公路覆盖率达到75.6%,实现全省所有县级节点通二级及以上公路;通航航道663千米。实现78.4%的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建制村100%通硬化路,实现75.4%的较大规模人口自然村通硬化路。新改建普通省道及农村公路3598千米,应用“高原特殊区域公路生态建设技术”1000千米。2024年1至5月,青海省公路货物运输量6665.82万吨,货物周转量79.6亿吨千米;客运量3753.85万人,客运周转量22.44亿人千米。

铁路

十三五”期间,青藏铁路格拉段扩能改造工程、格尔木至敦煌铁路、格尔木至库尔勒铁路相继建成投入运营,以兰青铁路、青藏铁路为1条主轴线,西宁、格尔木为2个铁路枢纽,依托兰新客专、格库、格敦、西成、格成、西昌6条干线铁路,形成通往兰州、拉萨、乌鲁木齐、库尔勒、敦煌、成都、成都、昆明8个方向出省通道的铁路网络格局基本形成。其中青藏铁路,简称青藏线,是一条连接青海省西宁市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国铁Ⅰ级铁路,全长1956千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铁路。青藏铁路分两期建成,一期工程东起青海省西宁市,西至格尔木市,途经湟源、海晏、乌兰、德令哈等车站,于1958年开工建设,1984年5月建成通车;二期工程东起青海省格尔木市,西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于2001年6月29日开工,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

青海省境内火车站主要有西宁站、德令哈站、格尔木站、乐都站等。其中西宁站位于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区,是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客运一等站,是青藏高原最大的铁路枢纽。西宁站总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站房主体共三层,分为由南站房和北站房,高架候车层、站台层、出站厅层三个主要层面和三个辅助夹层,最高聚集人数12000人。主要担负着兰青线、青藏线的客货运输任务。

2023年,青海省铁路营运里程2854千米,其中高速铁路218千米。2024年1至5月,青海省铁路货物运输量1061.27万吨,货物周转量252.35亿吨千米;客运量494.99万人,其中高铁256.45万人,客运周转量41.57亿人千米,其中高铁9.66亿人千米。

航空

青海省机场主要有西宁曹家堡机场、格尔木机场、玉树巴塘机场、德令哈机场、花土沟机场、祁连机场、果洛机场和青海湖机场等。2024年1至5月,青海省民航货物运输量1.41万吨,货物周转量0.12亿吨千米;客运量247.27万人,客运周转量17.17亿人千米。

西宁曹家堡国际机场隶属于西部机场集团青海机场有限公司,属高原机场,海拔2184米,距市中心28千米,坐落在湟水河畔,2019年升级为国际机场。西宁机场是中国国内4E级干线机场,是青藏高原重要交通枢纽和青海省主要对外口岸。2013年7月,西宁机场完成二期改扩建,扩建后跑道长3800米,宽45米,可满足大型飞机如空客A330及其以下机型起降,二期候机楼面积4.2万平米,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800万人次的需求。截至2020年底,西宁曹家堡国际机场累计完成运输起降5.4万架次、旅客吞吐量586.2万人次、货邮吞吐量3.9万吨,恢复程度位列同量级机场第一。西宁曹家堡国际机场先后获得国际航协“白金机场”认证、中国民用机场服务质量优秀奖等荣誉称号。

格尔木机场位于格尔木市西郊,距市中心12千米,属军民合用4D级支线机场,海拔2842米,2003年完成一期改扩建,2017年完成二次改扩建工程,扩建后新候机楼面积为7890平方米,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75万人次的使用要求,跑道长4800米,宽50米,可起降机型为A319、B757-200、B737-800、ARJ21及新舟700等高原型飞机。2019年格尔木机场突破20万人次,累计完成运输起降2693架次、旅客吞吐量22.7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739吨。至2020年底累计完成运输起降3082架次、旅客吞吐量25.81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878.6吨。

水运

青海省建有黄河贵德段、龙羊峡水库、李家峡水库、康扬水库、公伯峡水库、可鲁克湖和青海湖等通航水域。“十三五”期间,青海省建成青海湖航运(二期)工程,开工建设黄河龙羊峡一拉西瓦航运工程和黄河寺沟峡航运工程,续建黄河积石峡航运工程,全省六级航道达到663千米,码头达到30个、泊位达到60个。2021年6月12日,青海省“黄河三峡”水运航线正式开通,“黄河三峡”旅游航线以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坎布拉万里码头为起点,开通万里码头至松坝峡峡谷镇河石、万里码头至沙柳湾岛、万里码头至南宗沟码头三条水上旅游线路。

2024年1至5月,青海省水路客运量127.56万人,客运周转量0.013亿人千米。

管道运输

截至2011年,青海省青海油田累计生产原油4042万吨,生产天然气240亿立方米。主力油田包括尕斯库勒、跃进二号、花土沟、油砂山等油田,主力气田包括涩北一号、涩北二号、台南等气田。已建成原油年生产能力203万吨、天然气年生产能力85.5亿立方米;建成投运6条输气管线和“花—格输油管线”。油气管道总长3159千米,年输气能力107亿立方米,输油能力300万吨,涩北气田已成为中国陆上四大气区之一,天然气远输到西宁、兰州、银川等城市。截至2021年12月,青海油田管道处下辖“仙翼”“花格”“马冷”“柴北缘”“坪一”等10条输油气管线,均在青海省西北部的柴达木盆地内,长达2336千米。

“十三五”期间,青海省新建扎哈泉至乌南联合输油管道、切16井区至昆北联合站输油管道、狮子沟至花土沟联合站输油管道共45千米。2024年1至5月,青海省管道运输量251.23万吨,管道运输量周转量13.06亿吨千米。

公共交通

截至2022年底,青海省共有公交客运经营业户40户,公交车3751辆,其中汽油车7辆,柴油车94辆,清洁能源、新能源公交车3650辆,分别占青海省公交车比重的0.19%、2.51%、97.31%,较上年增长4个百分点。出租汽车经营业户73户,出租汽车14127,其中汽油车2488辆、清洁能源、新能源出租车11639辆,分别占青海省出租车比重17.61%、82.39%。截至2023年12月,青海省新改建三级及以上汽车客运站56座、乡镇运输服务站275座。全省开通城乡公交线路363条、农村客运线路477条,道路运输服务能力有效提升,230余万名农牧民群众出行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文化

综述

青海省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原的儒家、佛教和道教文化,西藏的佛教和苯教文化,西域的伊斯兰文化,以及北方草原上的萨满文化交汇融合的地方,此外,历史上丝绸之路、唐蕃古道、茶马古道都曾贯穿青海省。青海省的藏医药浴法、格萨尔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西海郡故城遗址、塔尔寺、塔温搭里哈遗址等被评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青海省特色美食有酸菜面块、狗浇尿、焜锅馍等。

饮食

青海是多民族聚集之地,因此菜肴、小吃面点品种多样,风味各不相同。青海菜特点是醇香、软酥、脆嫩、酸辣,兼有北方菜的清醇,川菜的麻、辣,南菜的味鲜、香甜。

酸菜面块是一种藏族传统晚餐。主要原料是酸菜,制作酸菜时,把菜叶煮到快熟时,取出冷却,然后装入坛子或木桶里,密封好放在阴凉处,一星期左右就成了。制作面汤时,首先加酸菜,其次加本地阴干的腊肉或新鲜牦牛肉,再加进土豆,面块和盐、葱等煮熟,酸菜面块便做好了。

狗浇尿又称狗浇尿油饼。青海省本地较流行的一种面食。用青油煎的薄饼。有只加一点酵子的“半死面”和不加酵子的“死面”两种。将小麦面和好揉匀、港开,撒上香豆粉,浇少许青油抹匀,卷成长卷。再顺面卷方向搓成螺丝状,切成小段,逐个压平擀薄。在烧热的烙馍锅中倒上约半两青油,将饼放进,沿锅边浇上一圈青油,并不停转动薄饼,使其人色均匀。待饼上了火色,立即翻过来,再沿锅边浇一圈青油,并不断转动饼子,煎熟即可食用。

尕面片是是青海省一道特色美食,它是用手揪出来的,所以也称“揪面片”,特点是面片形似指甲盖,白洁鲜嫩、柔韧爽滑、清香可口。面片吃法多种多样,可煮、可炒、可烩、可拌,滋味各不相同。

地方特产

截至2023年12月,青海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达到1115个,截至2024年5月21日,青海省拥有15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48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准使用国家地理标志专用标企业68家。

冬虫夏草,简称虫草,性温味甘,有保肺益肾、止咳化痰、滋补益寿、爽神明目等功效。青海虫草在玉树、果洛、海南、黄南、海北等地均有出产,产量居中国之首。

青稞酒是以青稞为主要原料酿制的白酒,有300多年生产历史,民间素有土法酿制熬酒传统,名为“酩”。特点是香味纯正,酒体澄明,醇和绵软,回味悠长。青海的青稞酒以青稞为原料,青稞、小麦、豌豆制曲,科学配料,大曲糖化产业自然香味,精选陈酿精心勾兑而成,饮后不头痛、不口渴、不伤胃、醒酒快。由青海省青稞酒厂生产的互助牌青稞头曲为省优产品,中国公认名酒。头曲、特曲、青稞液多次获全国、国际博览会、香港国际名酒博览会金奖、银奖。乐都特曲获中国驰名白酒精品,头曲、青稞酒分获“中国优质白酒精品”和“中国白酒精品”称号。湟中金塔头曲、五粮春为青海名酒,获巴黎金奖。

青海省出产的大黄是中国大黄中的优良品种,以出产历史悠久、质量好、产量高、疗效佳而出名。西宁大黄主要分两个品种,一是掌叶大黄,另一种是它的变种,俗称鸡爪大黄。历史上西宁长期是青海全省大黄的集散地,故青海大黄又称“西宁大黄”。这种大黄质地优良、色泽鲜亮。因油性大,蒽醌等主要有效成分含量高,加工手段独特而驰名中外,是青海省量大质优的著名地道药材之一。

黑紫羔皮是青海省名贵裘皮品种之一,主要产于青海省海南州贵德、贵南县和黄南州的泽库、尖扎等县。它取自黑藏羊的羔羊(产后不超过半个月的,如超过一个月,其皮即称二毛或“一把抓”)。黑紫羔皮被毛柔软,毛圈形花,花纹紧密,卷曲美丽,色泽黑艳,皮板轻松,保暖性好。

柴达木枸杞具有颗粒大、色红、肉厚、含糖量高、味甜的特点,是纯天然,无污染,非人工栽培的高级补品。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抗坏血酸、烟酸、钙、磷、铁等人体所必需的营养成分,性平、味甘,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之功,属补血药类。2016年12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柴达木枸杞”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习俗

燃灯节

燃灯节,藏族音译“葛登阿曲”,意为“五供”。十月二十五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圆寂的日子,这一天,青海藏传佛教寺院内以及藏族群众家中都会在佛堂内点起酥油灯,进行祈愿活动。燃灯节一般持续五至七天。期间,当地藏族群众都会在寺院转经、磕头、煨桑、点灯,用这种特殊的仪式祈愿五谷丰登、人畜兴旺、来年风调雨顺。

热贡六月会

热贡六月会已有1400多年的流传历史,是流行于青海省黄南州同仁市的大型祭祀表演活动,是藏族、土族村特有的传统的文化节。2006年,热贡六月会被评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热贡六月会在每年农历六月十七日到二十五日定期举行,期间,隆务河两岸的20多个村庄的男女老少穿上选好的服装参加仪式。各村祭祀活动的天数也不尽相同,长则5天,短则2天。节目形式多种多样,包括祭神、请神、迎神、舞神、拜神、祈祷、送神、军舞表演、神舞表演、龙舞表演等内容。热贡六月会以年都乎村、苏乎日、四和吉的较为古老,规模也较大。

土族波波会

土族波波会,“波波”为土族语,意为法师作道场。俗称跳神。波波会是土族传统的民俗活动,每逢农历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等日子,青海互助县的许多土族乡村都要举行波波会。波波会的主要仪式有:竖幡、跳神、招魂、放幡、卜卦等。每到波波会时节,群众都给男孩佩戴一个装有蒜、五色粮、五色布的小红布袋,以免被勾掉魂。放幡时,众人围观抢“粮蛋子”和杆头馒头,得馒头者生“状元郎”,得“粮蛋子”者可禳灾避祸。人们还撕一点幡纸,作为孩子冲邪时用。

社火

是中国民间一种庆祝春节的传统庆典狂欢活动,为高台、高跷、旱船、舞狮、舞龙、秧歌等民俗活动的通称,具体形式随地域而有较大差异。每年的正月,是青海人民的狂欢节,将正月里的节日气氛渲染得异常热闹红火,而且这样的狂欢要持续到农历二月二才结束。

“四月八”庙会

源县传统“四月八”庙会,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湟源县的一个重大传统节日。在庙会当天,会举行传统的宗教仪式,祈求县城五谷丰登,群众家庭幸福。

大通老爷山朝山会

大通朝山会可能出现于明末清初,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六是朝山的日子,隆重而神秘的仪式如期举行,一代又一代子民们祈福平安,祷告万事如意,风调雨顺。在朝山会期间,同时又有“花儿”会,杂技等表演。

赛马节

玉树人无论登山敬神,迎宾送客,操办婚事,都离不开赛马竞技,玉树的赛马节,在西部地区是最有气势的一大节目,特别是每三年一次的“大节”,足有十万人参加。节前,来自玉树地区的民众就早早赶来,在河谷平原预先支起帐篷迎接节目。

那达慕大会

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的“那达慕”大会,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大会上有惊险刺激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引人入胜的歌舞。

“跳欠”

“跳欠”俗称“跳神舞”,是一种重要的宗教仪式,表演者为寺院的僧人,他们头戴面具,身着色彩艳丽的服饰,用手势和动作表达各种佛教寓意,并由专门的僧人用舞钹、唢呐等伴奏。塔尔寺跳神活动距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

青海省东部农业区汉族、土族把春耕开犁视为很重要的活动。开耕要选吉日,耕牛牛角披红,并燃放鞭炮,跪拜天地,祈求丰年。藏族从下地到秋收也比较注意对神灵的敬仰,他们往往通过煨桑、祈祷、念经祈求神赐予他们丰收。如果遇到久旱无雨,青海省的各族群众,往往要进行“求雨”活动。祈雨主要跟宗教有关,因此诞生了诵经法会、抬龙王等民俗活动。等到五谷丰登时,汉族、土族群众要燃香焚表,叩头谢神。蒙古族群众则在打场结束后要宰牲向神灵祭祀。

土族

土族的婚姻,一般分提亲、定亲、送礼、婚礼仪式、谢宴等程序。仪式自始至终都在载歌载舞中进行。无论是自由恋爱,还是父母决定,需由男方父母请媒人,向女家求婚。女方家同意后,请来本家各户家长,并邀请男方家的父亲或叔父,同媒人一起来商量定婚。婚嫁多在每年正月举行。大约在一个月前,先由男方举行择吉日仪式。土族称婚宴为“霍仁”,择吉日称“砣让霍仁”,即首宴。娶亲的前一天,是女方家的嫁女宴,土族称“麻择”。这时姑娘要哭嫁,傍晚,男方派两位能歌善舞、擅长辞令的“纳什金”(迎亲人)。女方的女伴在女方家关上大门,在里面唱《唐德格玛》歌,纳什金则必须以歌作答,才让进门。当纳什金跨进门槛,她们又从门顶上向下泼水,祈求吉祥如意。新娘进婆家大门时,由事先选定的妇女动手为她梳头改发式,穿新婚服装,举行开口仪式。然后拜天地,由媒人或“红仁切”(送亲队)中的一位长者主持诵祝词,新郎新娘要连续拜四次,进入洞房。接着谢媒人,土族称“瓦日哇西买拉”。

藏族

在青海省果洛藏区,不善唱山歌的男女,则用其它方式来沟通情感。如果男方对女方有意,便投一块牛粪于女子环中,当地藏语谓牛粪为“欧瓦”,与藏语“来”音相近,即暗示要求与女约会。女方若以纸团或者木棍回投于男方,即表示同意与他约会。藏族男方如果看中了一位姑娘,会设法抢走姑娘头上的帽子。抢到帽子后,过若干天又将帽子还回去。假如姑娘对这个小伙子有情,她就会高兴地收回自己的帽子。随后男方家请星相师卜算黄道吉日以确定婚期(藏语“念孜”)。迎亲这天,男方家要找一位有身份的人,带上一队人马和彩箭,彩箭上有明镜、璁玉、珠饰等。新娘进门仪式十分繁琐,从下马、进门、上楼到入厅,每次都得喝一次颂歌、献一条哈达。藏式婚礼的仪式上,婚礼双方家庭首先选取结婚地点方圆几里内的建筑物,高高挂起经幡,待迎风招展时迎来上天的祝福。

土族

土族的传统服饰,式样别致,具有深厚的民族特色。传统的男子服装,头戴织锦镶边的毡帽,内穿绣花高领斜襟白短褂,胸前镶一块彩色刺绣图案,外套黑、蓝或紫色坎肩,或穿镶着宽边的长袍,腰系绣花带,脚穿白布袜和云纹绣花布鞋。此外,土族男子还习惯在领口、襟边、袖口和下摆上镶四寸宽的红或黑色的边饰。传统土族妇女的头饰很复杂,戴各种“扭达”(“扭达”即头饰)。由于不同地方的妇女佩戴的头饰不同,所以扭达有八九种之多,包括吐浑扭达、适格扭达、加斯扭达、雪古郎扭达、加木扭达、索布斗扭达等。1938年以后,这些式样繁多的扭达不再流行。此后,土族妇女常把头发梳成两根长辫子,垂在背后,末梢相联,头戴饰有丝锦的毡帽或礼帽。

藏族

藏族男女的服饰中,普遍使用金、银、珍珠、玛瑙、玉、翡翠、珊瑚、琥珀等,大量用于头饰、发饰、耳环、项链、腰饰、胸饰和戒指。藏族民众日常的服装以蓝色、白色为主,配之以艳丽的腰带或花边。在牧区,藏服的花边常用蓝、绿、紫、青、黄、米等色块,依次组成五彩色带。女式皮袍常用十字纹样的花领袍。此外,藏族服饰还运用了红与绿、白与黑、赤与蓝、黄与紫等对比明显的颜色。有些藏族姑娘在十五岁要佩挂“马尔顿”(发套),它用布或绸缎制成,上面饰以许多银盾、珊瑚。

艺术

刚目纳顿

刚目纳顿,土族话意为跳神舞。农历正月初八、十五日,在寺庙内举行。佛堂前,煨桑、点灯、上香、叩头致祭后,由若干年轻人戴上凶煞恶神面具,穿古装神衣或翻穿皮袄,跳神舞酬祭。另外还有一种类似刚日纳顿的“老莫得纳顿纱〈跳驱魔瘟疫神舞〉”,于农历正月初三日,众人集会在寺庙里,煨桑磕头,跪候神谕,祈祥免灾,求得神佛预言后,由若干人戴众凶煞恶神面罩,反穿皮袄,腰系梢铃带,手持五尺棍,在神器的前导下,运门挨户跳神舞、驱魔鬼、赶瘟疫。

锅庄舞(玉树卓舞)

锅庄舞,又称为“果卓”“歌庄”“卓”等,藏语意为圆圈歌舞,是藏族三大民间舞蹈之一,流传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西南部的玉树藏族自治州一带。锅庄舞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随着藏族六大氏族的形成,锅庄舞逐渐以部落、部族和区域文化的形态发展起来。锅庄舞舞种类繁多,其内容以对家乡、自然风光等的歌颂为主,同时广泛反映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完整的演出分祭奉神佛的序舞、表现广泛内容的正部、祝福吉祥的尾声三个部分。锅庄舞按功能可分世俗性较强的普通卓舞和宗教色彩很浓的“法”卓(藏语称“曲”卓)两类,整体结构由从慢到快两部分组成,以载歌载舞的形式进行表演。

尚尤则柔

尚尤则柔是下排村专属的一种藏族舞蹈。20世纪70年代之前,始建于清代中期的下排村一直叫尚尤村,“则柔”在藏语中则是“舞蹈、嬉戏、玩耍”的意思,用通俗的话来讲,尚尤则柔就是“尚尤村舞蹈”的意思。尚尤则柔种类繁多,内容以对家乡、自然风光等的歌颂为主,并广泛反映群众生活的各个方面,此外,尚尤则柔具有比较浓厚的庆典性、仪式性和高超的表演性。

藏族民歌

藏族民歌普遍流行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各县、乡、村,是藏族地区主要的民间音乐形式,它可分为山歌(牧歌)、劳动歌、爱情歌、风俗歌、诵经调等类型。传统意义上的藏族民歌由“勒”“拉伊”“闯勒”“吉莫”“琼勒”“均勒”“哟啦”及婚礼曲、迎宾曲、挤奶曲等组成。其中“琼勒”为酒歌,“均勒”为夯墙歌,“哟啦”为收割打场歌;“勒”包括序歌、呼歌、炫歌、颂歌等歌曲形式;“拉勒”即山歌,它一般用地名或部落名来命名,以歌唱家乡风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要内容;“拉伊”即情歌,以歌唱男女爱情为主,但不能在亲人和有血缘关系的异性面前演唱;“闯勒”主要表现游侠自由放浪、四处漂泊的经历,也有涉及男女爱慕、思念、忧怨的内容;“吉莫”即卦情歌,是男女青年用来占卜爱情的歌。藏族民歌的代表性作品有《格吉杂松章》《君色达哇卓嘎》等。

撒拉族民歌

撒拉族民歌历史悠久,主要流行在青海省循化县、化隆县及新疆伊宁、甘肃积石山县撒拉族聚集区。撒拉族民歌分为“家曲”和“野曲”两大类。“家曲”和“野曲”之分有两种含义,一是形式方面,二是内容方面的。“野曲”只能在户外演唱并且回避长辈和亲属。撒拉族民歌根据内容和音乐特点可分为劳动歌(号子)、玉尔(传统情歌)、花儿、宴席曲、宗教歌、儿歌。其中属“家曲”范畴的为劳动歌、宴席曲、宗教歌、叙事歌、儿歌。撒拉族民歌融合了当地藏、汉、蒙古,并融入了宗教音乐的元素,具有代表性的有《撒拉玉尔》(传统情歌)、《巴西古溜溜》《阿丽玛》《伊秀尔玛秀尔》等。

土族盘绣

土族盘绣是青海省互助县土族民间传统艺术,土族盘绣用料考究、做工精细,以黑色纯棉布做底料,再选面料进行贴合。花袖衫是盘绣技艺最集中的反映,用红黄蓝白黑紫绿七种颜色的布或丝绸制作成套袖,缝于长衫上。由于土族女人喜欢穿五颜六色的花袖衫,所以,人们习惯称她们为“穿彩虹衣衫的人”,土族之乡也因此而得名“彩虹之乡”。

酥油花

酥油花是“塔尔寺三绝”(酥油花、壁画堆绣)之一,最早产生于西藏苯教,是施食供品上的小小贴花,后来,宗喀巴大师首次在拉萨大昭寺发起祈愿大法会时,组织制作了大型立体人物群像的酥油花供奉于佛前。此后,酥油花传入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塔尔寺,在此相沿成习。酥油花制作分扎骨架、制胎、敷塑、描金束形、上盘、开光六道工序。塔尔寺酥油花的题材多样,主要以神佛祖师、文臣武将、飞禽走兽、花鸟鱼虫、山林树木、花卉盆景、楼台亭阁等组成各种故事情节。

地区象征

青海省省花是郁金香。郁金香(学名:Tulipa gesneriana),别称,洋荷花、草麝香、郁香,百合科郁金香属的草本植物,世界各地均有种植。郁金香鳞茎偏圆锥形,直径约2—3厘米,外被淡黄至棕褐色皮膜,内有肉质鳞片2—5片。茎叶光滑,被白粉。叶3-5枚,带状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全缘并成波形,常有毛,其中2—3枚宽广而基生。

青海云杉属乔木,是一种四季常青树,高达23米,树干的直径可达30厘米至60厘米,是唯一以青海省名称命名的树种,在青海省分布较为广泛。青海云杉适应了高原干旱寒冷的气候,外形高大、雄伟,在高寒、干旱、缺水严酷环境下茁壮成长,象征了青海高原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高原精神,青海云杉从生态、形象、经济和文化内涵上可以誉为“高原的脊梁”,因此青海云杉被选为青海省省树。

黑颈鹤,青海省省鸟,青藏高原的特有物种,属鹤形目、鹤科,是世界上唯一一种生长、繁衍在高原的鹤类,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它栖息于海拔2500—5000米的高原、草甸、沼泽以及湖滨草甸沼泽和河谷沼泽地带,主要以植物叶、根茎、块茎、水藻、玉米、沙砾为食,也吃昆虫、鱼、蛙以及农田中残留的作物种子等。

历史文化名城

2023年8月,青海省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单公布,分别是同仁市、玉树市、海晏县、湟源县。

玉树市地处青海省东南部,为玉树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总面积1.57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4493.4米,属典型的高原性气候。截至20222年9月,玉树市辖4个街道办事处2镇5乡。玉树市素有“江河之源、名山之宗、牦牛之地、歌舞之乡”“唐蕃古道”和“中华水塔”的美誉。境内古刹庙宇众多,较为著名的有结古寺、当卡寺、禅古寺、文成公主庙等,其中文成公主庙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1957年被列为青海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寨嘉那嘛呢石经城有嘛呢石12亿块,被称为“世界第一石刻图书馆”,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历史文化名村名镇

2023年10月,青海省公布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9镇33村入选。截至2024年6月,青海省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有6个。

青海省同仁县年都乎乡郭麻日村2016年,街子镇被评为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位于青海同仁县隆务河以西8千米处,古寨城墙始建于明代初期,以夯土板筑,呈长方形,开东、西、南三门,东门为正门,寨内仍有土民居住,每处寨门顶上都设置嘛呢经轮,是古寨建筑独具特色的地方。寨内民居庭院多为四合院式,房屋为土木结构平顶房,一般民居都有飞椽花藻之类。屋内一般以木板作隔扇室内有护炕木板、护墙木板墙围,且多雕花草于其上。2006年,郭么日村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街子镇位于海东市循化县县城西5千米处,街子,撒拉语称“阿勒提欧里”,意为”祖莹之地”。街子镇是撒拉族的发祥地,镇内有著名的骆驼泉、手抄本古兰经珍藏馆、街子清真大寺和撒拉尔民俗文化产业园。2016年,街子镇被评为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传统村落

截至2023年3月21日,青海省有60个村落入选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44个村落入选第五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38个村落入选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1个村落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7个村落入选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13个村落入围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3年6月,青海省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016项。其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6项(热贡艺术、花儿、黄南藏戏格萨尔、河湟皮影戏、藏医药浴法),国家级非遗88项(含人类项目6项),省级非遗335项,市州级非遗888项,县区级非遗1705项。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4245名,其中,国家级传承人88名,省级传承人342名,市州级传承人1185名,县区级传承人2630名。

传唱千年的史诗《格萨(斯)尔》流传于中国青藏高原的藏、蒙、土、裕固、纳西、普米等民族中,以口耳相传的方式讲述了格萨尔王降临下界后降妖除魔、抑强扶弱、统一各部,最后回归天国的故事。《格萨(斯)尔》是相关族群社区宗教信仰、本土知识、民间智慧、族群记忆、母语表达的主要载体,是唐卡、藏戏、弹唱等传统民间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截至2024年6月,现存最早的史诗抄本成书于公元14世纪,1716年的北京木刻版《十方圣主格斯尔可汗传》是其最早的印刷本。

藏族婚宴十八说是流传在青海省东部农业区藏族聚居地的一种民间口头文学。民间有一种说法——“婚宴进行十八昼夜,婚礼祝词有十八道程序”,即婚宴十八说的真实情况。婚宴十八说始终贯穿于婚礼之中,大多为说唱,都是即兴表演的,一般由十几人分阶段完成,有时则需要几天时间。藏族婚宴十八说的具体内容有:祭神、梳辫说、梳子说、哭嫁歌、出路歌、父母的教诫、马说、垫子、土地颂、房屋、茶、酒、婚礼宴说等。藏族婚宴十八说在历史学、民俗学、民族学、语言文学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土族於菟流传于青海省同仁县年都乎村,流传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是当地特有的一种民俗文化形态,于每年农历十一月初五至二十日举行,包含念平安经、人神共娱、祛疫逐邪等仪式。於菟又是舞者的称谓。仪式开始时,名为於菟的舞者在赤裸的上身绘上虎豹图案沿村进行表演,挨家挨户跳舞。

马背藏戏创始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县的龙恩寺,主要在果洛州境内流传,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逐渐在甘南、甘孜、阿坝、玉树等周边藏族地区传播。马背藏戏是在西藏藏戏基础上创立的独特剧种,它以草原为背景,以马背为舞台,始终在马背上再现英雄故事。这一戏剧形式起源于17世纪中叶果洛各部落的赛马会,当时为了更好地满足观众的欣赏要求,更完美地展现剧情,在表演中适当加入了马术,马背藏戏由此在果洛地区发展兴盛起来。它融藏族古典文学、音乐、舞蹈、美术、马术表演等为一体,通过说唱、舞蹈和逼真的马术表演再现剧中所描绘的历史场景及故事情节。马背藏戏保留了果洛地区的民间宗教文化及藏族民间表演艺术、民间手工技艺和民间体育竞技等,是反映历史上果洛藏族游牧生活的活史料,在社会学、民俗学、藏民族历史文化及宗教文化等的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

文物古迹

截至2022年6月29日,青海省拥有不可移动文物6411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1处、省级466处、市县级约1439处;古遗址3788处、古墓葬967处、古建筑819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524处、石窟寺及石刻99处、其他文物214处;考古遗址公园1个;可移动文物数量31万件(69960件套)。

塔尔寺又名塔儿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也是中国西北地区藏传佛教的活动中心,地处青海省省会西宁市湟中区城区,创建于明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得名于大金瓦寺内为纪念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银塔,藏语称为“衮本贤巴林”,意思是“十万狮子吼佛像的弥勒寺”。塔尔寺是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以大金瓦寺为中心,主要建筑有9300余间(座)。塔尔寺酥油花、壁画和堆绣被誉为“塔尔寺艺术三绝”,另外寺内还珍藏了许多佛教典籍和历史、文学、哲学、医药、立法等方面的学术专著。

海晏县西海郡故城俗称“三角城”,原名“龙夷城”(龙耆城),位于青海省海晏县三角城镇三角城村西南角的金银滩草原上,东墙长621米,南墙长602米,西墙长593米,北墙长622米,略呈正方形,城东、西、南、北墙正中各开一门,门宽不等。墙体夯土筑,曾出土了“西海郡虎符石匮。西海郡故城内曾采集到卡约文化夹砂粗陶片,西汉王莽时期的五铢、货泉、大泉五十等货币及“小泉直一”钱范、“五铢”钱范,东汉时期的“西海安定元兴元年作当”铭文瓦当、汉代的长乐末央瓦当、唐代的莲花纹瓦当以及宋代的崇宁重宝、圣宋元宝等钱币。这些文物对研究各时期的政治、军事、文化和西海郡的建置沿革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例证。1988年1月13日,海晏县西海郡故城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热水墓群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热水乡,1982年考古发现,是吐谷浑—吐蕃时期(6—8世纪)大型墓葬群,其中,2018血渭一号墓是青藏高原地区发现的布局最完整、结构最清晰、形制最复杂的高等级墓葬之一,首次揭示出吐谷浑陵墓形制的基本特征,为研究中国古代陵墓制度提供重要资料。2020年,青海都兰热水墓群2018血渭一号墓被评为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风景名胜

综述

2023年,青海省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4476.3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倍。其中,国内游客4474.30万人次,增长1.0倍;入境游客20461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30.64亿元,比上年增长2.0倍。其中,国内旅游收入430.15亿元,增长2.0倍;旅游外汇收入700.66万美元。截至2024年5月30日,青海省有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4家,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48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115个,国家AA级旅游景区21个。

重要景点

海北州阿咪东索景区

海北州阿咪东索景区位于祁连县境内,距祁连县城9千米,主要由高原牧场、草原花海体验基地、林海露营体验基地、盆景湾、万佛崖、经幡祈愿台等观景点组成,可开展写生、徒步、露营、探险、动植物观赏、生态科普等活动,是原生态高原河谷体验胜地。景区内的阿咪东索海拔4667米,是大通河(浩门河)流域十三大高峰之一,是一座终年不化的四季雪山,自然景观垂直分布明显,当地藏族百姓敬它为祁连山脉众山之神,尊称其为“阿咪东索”,意为“千兵哨卡”;世居于此的裕固族百姓因这座雪山山体四周地形自然呈现吉祥八宝之象,称其为“奈曼额尔德尼”,意为“吉祥八宝”;又因山山形宛若牛心,俗称“牛心山”。2020年,海北州阿咪东索景区被评定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茶卡盐湖景区

茶卡盐湖景区位于青海省海西州乌兰县茶卡镇盐湖路9号,距西宁市298千米,被国家旅游地理杂志评为“人一生要去的55个地方”之一。这里的湖面具有较强的反射能力,就像是一面为天空梳洗打扮而准备的镜子,这种自然景观在中国国内较为罕见,因此被称为中国的天空之镜。2016年10月31日,茶卡盐湖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门源百里油菜花海景区

门源百里油菜花海景区是指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的门源县一种人造景观。这里油菜花的种植范围是,它西起浩门河畔的青石嘴,东到大通河畔的玉隆滩,北到与甘肃省交界的冷龙岭,南至高峻的大坂山,绵延数十千米。2008年9月,门源百里油菜花海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互助土族故土园景区

互助土族故土园景区是青海省第三个、海东市第一个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景区总面积6.81平方千米,核心游览区达3.25平方千米,包括彩虹部落土族园、纳顿庄园、西部土族民俗文化村、天佑德中国青稞酒之源和小庄土族民俗文化村5个核心景点,是集游览观光、休闲度假、体验民俗、宗教朝觐为一体的综合旅游景区。其中,彩虹部落土族园集中展示了土族的历史、民俗文化、土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古民居建筑群和土族生产生活习俗,具有极高的观赏性、娱乐性和参与性。纳顿庄园是集中展示土族民俗风情和青稞酒文化的民俗旅游景点,内有展示青藏高原千年古酒文化的青稞酩馏酒文化博物馆。西部土族民俗文化村占地2万平方米,是集土族建筑文化、服饰文化、餐饮文化、歌舞文化、民俗文化、青稞酒文化为一体的大型民俗旅游景点,被称为“中国土族第一村”。天佑德中国青稞酒之源以“导游讲解”“全景VR”等方式,现场展示青稞酒酿酒工艺和青稞酒文化。

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

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是一座以藏医药为主题、藏文化为特色的综合型国家一级博物馆,地处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生物科技产业园,总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展陈面积3.2万平方米,由南北两馆组成,并设有青海大学民族医学分馆。拥有馆藏文物7万余件/套,含国家珍贵文物2003件/套,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58件件/套,二级文物406件/套,三级文物1439件/套。此外,馆内还收藏有获得大世界基尼斯之最的《中国藏族文化艺术彩绘大观》,以及获得基尼斯记录的《藏文书法长卷》。《中国藏族文化艺术彩绘大观》为全世界最长的唐卡巨作,被誉为“当代国宝”,长达618米,总面积达1500多平方米,绘有唐卡700多幅,堆绣图案3000多种。2007年12月,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青藏高原自然博物馆

青藏高原自然博物馆位于青海省西宁市青藏高原自然博物馆,历时3年建成。博物馆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主场馆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每天可接待2000名参观者。青藏高原自然博物馆是中国国内较大的自然博物馆之一,该馆的建成填补了中国乃至世界全方位介绍青藏高原自然生态内容博物馆的空白。青藏高原自然博物馆共三层,有物华天宝厅、大地宝藏、盐湖奇葩、蔚蓝之海、高原隆起、冰雪地带等24个展厅,既有高原冰川、峡谷、丹霞地貌等大型景观,也有本地特有的标本。展品以动植物姿态标本,矿石、盐结晶标本为主。馆内的“青藏高原”立体沙盘是全国最大的立体沙盘,其后是“大美青海”的立体沙盘,让人能够直观的看到青藏高原及青海的地形特征及分布状况。2021年6月,青藏高原自然博物馆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对外交流

截至2021年10月13日,青海省同世界18个国家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

著名人物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